5月17日,北京工商大學在良鄉主校區舉行“育英園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啟動儀式。學校黨委副書記李中奇出席儀式。學生處處長呂良、校園建設處處長吉濤、公共事務處副處長李凱歌以及各學院黨委副書記、輔導員和本科生代表等200余名師生參加儀式。儀式由學生處處長呂良主持。
來自注會222班張嘉琪向全體同學發出樹立正確勞動觀念、積極參加勞動實踐、努力提高勞動能力、養成良好勞動習慣的勞動倡議。他談到,今天,我們將在這里播下承載期待的種子,施肥、澆水、松土,用實實在在的勞作,去呵護它們茁壯成長,相信我們的大學生活會如同他們一樣,沐浴驕陽、經歷風雨,最終繁花似錦、碩果累累。希望與同學們一起在這片園地中深耕細作,在各類實踐活動中增長才干,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吉濤和李凱歌為我校首批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指導老師頒發聘書。
李中奇為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并講話。他強調,學校黨委始終高度重視學生勞動教育工作,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揭牌,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勞動技能、勞動態度,塑造人格、完善品德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重要舉措,更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新時代勞動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的實踐平臺。他對同學們提出三點期望:一是在勞動中磨煉意志品質,感悟“征途漫漫,惟有奮斗”;二是在勞動中學會腳踏實地,體會“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三是在勞動中厚植家國情懷,領悟“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他強調,勞動不能一時興起,要持之以恒,不僅做好以土地為載體的生產性勞動,也要做好宿舍衛生打掃、清洗衣物等日常性勞動,更要積極參與創新創造性勞動,塑造并發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根植于心田,成長為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揭牌儀式后,李中奇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共同拿起鐵鍬,為“育英園地”種下了一顆銀杏樹,希望學子能傳承北工商人的家國情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來自公共事務處的指導老師向在場師生講解了各類花卉、農作物種植方式和生長習性,現場師生一同在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大家手沾土、腳踩泥,揮鋤鏟土、栽種新苗、培實新土、播撒肥料……忙得不亦樂乎,把“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種”進心中。
據悉,此次活動通過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勞動實踐場所,讓學生在實打實的勞動實踐中“出出力、流流汗”,掌握勞動技能、踐行勞動知識、重塑勞動觀念,強化公共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提高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創造有價值的物化勞動成果。學校發揮三全育人協同優勢,積極統籌校內各方資源,由學生處、公共事務處、校園建設處聯手在良鄉主校區打造 “育英園地”,為學生開展多元化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創造條件。學校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將分兩期建設。一期是利用良鄉主校區西區(二期)現有建設預留用地建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二期是利用阜成路校區空余用地建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一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建設預留用地有灌溉用水基礎設施,在不破壞現有種植樹木的基礎上,學校對面積約為1.5畝-2畝較為平坦的荒地進行開荒開墾。在清除雜草碎石后,將其劃分為9個地塊。根據良鄉主校區本科生學院人數分配9塊用地。各學院在指定地塊開展勞動教育特色實踐活動,種植農作物、花卉等。后續,學校將繼續加強統籌規劃、合理分配資源,鼓勵學院立足專業特色,在建立“教師指導、骨干管理、學生全面參與”的常態化運行模式基礎上,積極拓展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不斷拓展專業實踐形式,豐富勞動內容,讓每一名學生都要來到基地進行勞動,讓勞動最光榮在校園中蔚然成風。
學校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工作,主動回應新時代新形勢對高校育人的新要求新部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打造“無健康不工商”育人理念,積極推進三全育人、五育并舉,構建起“144”勞動教育工作體系。即以實施“重勞養勤工程”為抓手,圍繞“傳授勞動知識、培育勞動情感、增強勞動意識和提高勞動技能”四大目標,搭建“組織、隊伍、活動和評價”四大平臺,努力為同學們搭建豐富多樣的勞動實踐平臺,探索具有北工商特色的勞動教育育人模式。今年以來,學校專門出臺《勞動教育月實施方案》,重點推進教學與實踐改革創新。學校聯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學院,打造“勞模進校園”品牌活動,聘請全國勞動模范擔任兼職講師,走進校園、走上講臺,為2600名同學講述勞模故事、傳遞勞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