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死亡率不到千分之二
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地區人群健康水平的三大主要指標。所謂人均期望壽命,即當年新生兒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就是說,去年出生的“兔寶寶”的平均預期壽命將達到81.12歲。目前本市戶籍人口的人均期望壽命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根據《健康北京“十二五”發展建設規劃》,到2015年底,北京人均期望壽命將比2010年增長1歲,達到81.8歲,較全國高出大約7歲。
2011年,全市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9.91%,住院分娩率為99.99%,孕產婦死亡率降至9.09/10萬,較上年下降25.1%;嬰兒死亡率降至2.84%。,較上年下降13.7%。
去年,全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41%。;新生兒死亡率1.88%。,較上年均有下降。
社區醫院就診量增長最快
本市已連續數年就診量持續遞增,去年全市醫療機構診療總人次突破1.6億,比2010年增長了10.6%。
其中增長最快的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總診療人次數達3487.3萬人次,比2010年增長了14.6%。醫院診療人次數為10434.1萬人次,占全市診療總人次的64.6%,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1.7%。全市平均住院日(不含精神病??漆t院)為12.9日。
此外,2011年,全市參加無償獻血人數共37.5萬人次,采集血液總量共計64.6萬單位。與2010年相比,獻血人次減少3.2萬,下降7.9%。同時,采血總量減少了6.3萬單位,下降8.9%。
二三級醫院看病人均350元
2011年,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354.9元,除去物價上漲因素,比去年同期上升0.4%,但較2010年7.1%的增長率有顯著下降。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去年為16954.4元,比前年同期下降1.4%,共為患者節約醫藥費38793.9萬元。
其中,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次均藥費227.8元,比前一年同期下降0.9%,而住院病人人均藥費6051.7元,下降幅度更為明顯,達7.9%。門診藥費和住院藥費占醫藥費用比重也分別有所下降。
惡性腫瘤居死因首位
2011年,全市居民前五位死因疾病依次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和中毒,占全部死因的87.06%。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本市戶籍人口共報告惡性腫瘤新發病例37795例,平均每天約有104人被確診為新發病例??鄣裟挲g因素影響后,10年間年平均增長4.11%。
去年本市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26.76/10萬,死亡率為1.20/10萬,分別比2010年下降了15.70%和11.27%。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痢疾、肺結核、猩紅熱、肝炎、梅毒,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5.6%。
每千人至少擁有3名醫生
隨著每年就診量的不斷攀升,全市醫療資源也在增加。2011年末,全市衛生機構數達9699家(不含在京部隊武警醫療機構),比上年增加188家。醫院共569家,其中公立醫院276家,民營醫院293家。
全市醫務人員總數達到23.6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0萬人,注冊護士7.3萬人。北京每千名常住人口擁有3.5名醫生和3.6名護士,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其中醫生擁有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11年,全市有病床9.9萬張,平均每千名常住人口擁有病床4.9張,比2010年增加了0.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