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31日,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赴內蒙古滿洲里、阿爾山和烏蘭浩特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在滿洲里市,教師們首先參觀了全國百大紅色旅游景點之一的滿洲里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這條秘密交通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上世紀20年代開辟的由滿洲里通往蘇聯的紅色交通線,不僅再現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始人與共產國際、蘇聯共產黨保持密切聯系的場景,更見證了他們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英勇事跡。隨后,大家參觀了位于國門景區的火車頭廣場、和平之門廣場、紅色旅游展廳。在滿洲里口岸,教師們與口岸負責人座談交流,了解了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區和邊境經濟技術合作區的發展建設情況,口岸工作人員專門向教師們演示了邊境檢查的整個過程。
在前往阿爾山市的途中,諾門罕戰役遺址和五岔溝日偽飛機場遺址給教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諾門罕戰役是二戰前夕一場震驚世界的“滿”蒙邊境戰,戰場遺址遺物至今猶存。五岔溝日偽飛機場遺址是抗日戰爭結束前夕,日軍為繼續強化空軍而修建,如今只留下抗轟炸能力極強的飛機包擺在那里,成為日本法西斯侵華的鐵證。在這田園牧歌的景色中,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人們怎么也不會想到上個世紀這里曾經發生過血腥戰爭。在阿爾山市,教師們參觀了日本關東軍駐扎時修建的阿爾山火車站和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在這里,教師們充分感受到了祖國山河之壯美和祖國命運之多舛。
在烏蘭浩特市,教師們考察了蒙牛乳業烏蘭浩特有限責任公司和烏蘭浩特鋼鐵集團并參觀了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成吉思汗廟。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地區興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區域自治的紀念性展館,也是內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紀念館。在這里,教師們通過圖片、影像資料充分了解了內蒙古民族解放和區域自治的歷程。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教師們進一步了解了國情,開闊了視野,不僅增強了運用理論知識解釋現實問題的能力,更增強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心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