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轉載:學術“盛宴”泛濫的隱憂

2012925《中國教育報》第3版發表文章《學術盛宴泛濫的隱憂》,現將全文予以轉載。

學術論壇、校慶典禮等活動,是校園文化、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術論壇、研討會、慶典,正在背離舉辦的初衷,負面效應凸顯,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老教授四處化緣 副院長憤然辭職
辦學術論壇  引發尷尬事
學術論壇本是交流學術、碰撞火花的平臺,但是一旦與錢扯上關系,有時候讓知識分子非常尷尬。
教授是湖北某高校一名知名的博士生導師,三年前牽頭舉辦了一場海峽兩岸的學術論壇,當時邀請了臺灣和大陸的30余名學者參加?;I備之初,初步估算論壇所需的經費在20萬元左右。論壇雖然是張教授牽頭的,但一名高校教師顯然無法承擔論壇的全部經費。
于是,年近六旬的張教授想到了冠名”——找主辦單位。我辦這個論壇,是一份責任,為大家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不為名不為利。張教授介紹了他化緣的途徑——先把學校拉進來做主辦單位,再根據自己的學科,把對應的政府機關拉進來,然后自己還有一個省政府授予的顧問頭銜,借助這層關系再找省政府領導支持一下。
雖然已是頗有名望的博導、教授,張教授還是得陪著笑臉上門求人,最后倒是如他所愿,各家單位都很支持,答應了他上報的預算經費。正當張教授全心籌備論壇之時,政府部門來電話,說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活動預算要減一半。人家給錢就不錯了,只好再想辦法。張教授拿出預算表,先做減法”——把招待宴會改成自助餐,把原本計劃準備的禮品去掉,論壇地點從酒店轉到學校會議室,經費只負擔自助餐和部分特邀專家的差旅費;再做加法”——找學校支持一點,再從自己的科研課題經費中挪用一點。當論壇辦完的時候,張教授長舒一口氣:再也不主動提議辦論壇了,太累。
為了辦學術論壇,把副院長的頭銜弄掉了。這樣的事情同樣發生在湖北的一所高校,也是因為錢。
教授是自己所在學科的全國知名教授,前幾年一個國家級的會議輪流坐莊到了他所在的學校。推掉不辦吧,以后在業界怎么混?辦吧,錢是最大的問題。楊教授透露,當時他找到學校,學校說這個會議有意義,非常支持,經費學校可以解決一部分。
抱著一顆紅心,楊教授忙前忙后,終于讓會議圓滿成功。會議結束了,代表們各回各家,楊教授就要開始拿著各種發票報銷了。到最后,有兩萬元的費用本來說是學校解決的,但領導以學校辦學經費緊張不批。楊教授好說歹說,學校領導無動于衷,這件事如一根導火索,讓楊教授想起以往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一怒之下向學校領導打報告,辭去副院長職務,以示抗議。
以前學校各種活動表現活躍、對學校發展經常建言獻策的楊教授,從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自己的學問,同事們都為這件事感到惋惜。
其實,這兩件事情發生在窮學校、窮教授身上,如果換在經費寬裕的老師和財大氣粗的學校身上,舉辦論壇自然會大方很多,論壇也會隨之增多。記者查閱北京一所人文社科類高校的網站,除去寒暑假,幾乎每周都有各類論壇、研討會。
兩位教授舉辦論壇為錢所困,正好印證了當前三公經費高企、支出不透明、增加辦學成本的現狀。最近,華東某省教育部門與當地一家單位舉辦合作簽約儀式,開會1個小時,花費高達近5萬元。這錢到底是如何花的?記者調查得知:場地租用費,半天為1次,2.5萬元;主席臺電子顯示屏,使用16000元;與會代表吃飯費用,人均100元標準,共5000元;會議文件制作打印、禮品等各類費用共計1萬多元。
背離大學精神 傷害學校形象
嚴肅殿堂怎堪  浮躁之風浸染
如今的很多學術研討會或論壇,都是虎頭蛇尾:開幕式領導出席,很熱鬧,到了后面的主題報告和分組研討,人就慢慢少了。更有甚者,一些知名教授點個卯就走,留下PPT由學生代為講解。
嚴肅的學術殿堂,怎么可以容忍這種風氣?
 眼下,我們一直在討論大學精神的回歸。但我們還有純粹的大學精神嗎?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慨嘆,現在的大學教授都是在市場文化、官場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影響下活動的,純粹的學術文化人早已不多。即使是蔡元培先生在世,面對各種非學術文化的包圍,他還能實現他的理想嗎?
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先生曾批評慶典泛濫。據他統計,去年前5個月,全國僅高等學校就有42家舉辦了校慶,從10周年到100周年都有。至于企事業單位的慶典,更不計其數了。這位年屆八旬的老先生感嘆:一個單位每隔5年或10年就搞一次慶典,這在世界上聞所未聞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以目前盛行的大學校慶來說,應該有兩個基本主題,一是校友歡慶,回到母校,重溫師生、同學情誼;二是反思學校辦學的問題,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找到方向。國外大學校慶,往往就圍繞這兩大主題。
去年,熊丙奇曾到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參加150周年校慶活動,該校的校慶主題就是反思”——如何繼續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學校舉辦了建校150周年成果展,在成果展上展出的150件展品,全是本校學生的發明,既有雷達、第一臺實時計算機、第一個人造假肢、更好的天氣追蹤系統、晶體管、頻閃攝影,同時也有各種毫無實用價值的怪異發明。這種展出風格,確實比較符合該校的書呆子氣質:嚴肅的校慶,照樣可以展出這么荒謬的發明。熊丙奇表示,麻省理工學院的書呆子們知道,所謂偉大的發明,很可能就孕育在荒謬之中。
最近,中國人民大學啟動了75周年校慶,該校宣布,人民大學將不舉辦傳統的以少數領導和嘉賓為主體、有限師生及校友參與的慶典大會,而是在校內進行關愛師生基金校慶義賣活動等。校長陳雨露向媒體表示,義賣善款將用于支持關愛師生基金,為身患重癥疾病、遭遇意外傷害或遇到其他困難的師生提供援助。這樣的校慶活動體現的是公益性,以及校友和在校師生的參與。這就讓校慶充滿關愛師生的氣氛,也把校慶真正辦成師生的節日。
采訪中,很多專家學者表示,如何舉辦學術論壇和校慶,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校的辦學宗旨和大學精神。我國大學意識到以前學術論壇式校慶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改變,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須指出的是,這樣的變化還遠遠不夠。熊丙奇表示,不管是此前南京大學的序長不序爵,還是人民大學的公益校慶,都是積極的變化。但是,真正體現大學精神、回歸學術本質,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會議名頭唬人 內容走走過場
學術盛宴”  有多少含金量
臺上的院長們,你們能不能嚴肅點?在北京某高校舉行的一場學術論壇提問環節,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教授拿起話筒,厲聲喝問。這場原本基調和諧、其樂融融的論壇,因為這個不和諧的話外音,出現了長時間的尷尬。
論壇主辦方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國內某頂級學府的一家管理學科相關學院,正迎來建院10周年慶典。這個名為學術峰會的院長論壇,是院慶系列學術活動的重頭戲,不僅從全國請來了該學科排名前列高校的院系掌門人,論壇時間也被安排在黃金時段。
然而,令人難堪的場面最終上演。這位發難的教授向記者坦言,自己年輕時就在這所頂級學府求學,對母校的感情難以言表。今天這樣喜慶的場合,確實不該這樣不給面子,但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該論壇總共4個專題,每個專題下有6位院長、學科主任乃至副校長同臺發言;每人用5分鐘闡述觀點,另有15分鐘集體討論,此后還有觀眾提問互動環節。第一組上臺的都是重量級嘉賓,但這些名校學者們甫一開口,卻讓人感覺氣氛不對。慶典很隆重、很嚴肅,我看大家都是同行,都是老朋友,還是別這么拘謹了,放松放松吧!第一位院長笑容可掬,隨后,另一位院長立即拿起了話筒:中午有沒有喝酒哇?到了集體討論環節,臺上院長們更是自娛自樂,嬉笑聲不斷。記者注意到,臺上一片熱鬧,臺下聽眾卻不斷搖頭,最終悉數離場。
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想請院長們在兩分鐘時間內,告訴我你們所研究學科最前沿的5個問題。聽眾提問環節,這位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一字一頓地問道。事實上,剛剛結束討論的專題就是學科發展前瞻。這位教授補充道,我這個問題,原本很想問某位院長。但從剛才發言內容來看,他估計很難給出滿意回答。
臺上院長們以社會熱點作引子,以搞笑段子作點綴,但就是不切入正題。原本早該結束的上一節討論,已完全擠壓了下一專題的時間,院長們卻仍樂此不疲。
這樣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南京一所高校的教授向記者訴苦:每年那么多的論壇,都是老朋友組織和參加,不參加不行,如果每次都精心準備演講稿,哪有這個精力?最后只好應付應付。記者在網上隨機查閱了幾個學術論壇的新聞報道和嘉賓演講稿,發現越是由政府部門、商業機構買單的論壇,打醬油的人越多,純粹高校舉辦的學術論壇要略微好一些。現在的學術論壇,聽的人花不了太多參會費,講的人有高額的出場費,大家都不珍惜了,走走過場。這位教授表示,高質量的學術論壇越來越少了,很多嘉賓都是按照出場費的高低決定自己演講內容的深淺。
學術論壇泛濫的同時,還有以校慶、院慶為代表的各種慶典活動。湖北某高校去年舉辦校慶,除了請很多校友回來捐錢、搞幾個講座外,并沒有太多留得下來的財富。該校部分老師表示,這種活動就是做給領導看的。一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每一任校領導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做出點成績,校慶就是向上級領導展示政績的平臺,因此很多高校非常熱衷。
在最近曝光的部分學術論壇、校慶典禮的負面新聞中,無不是與會者開會打牌、玩手機、睡覺及學校拿著驗鈔機收錢等離奇鏡頭。正是因為舉辦初衷不正,才會導致現在這種情況。一位高校教授表示,很多學術論壇都掛著國際中國的名頭,其實這些學術論壇上外國學者、省外學者都少得可憐。
湖北大學葉顯發教授表示,開會應秉持不浪費時間、不說空話的原則。會議什么主題,該討論哪些問題,無論你是校長還是院長,開會前都應了然于胸。正式開會,每個人力求在規定時間內講明白問題,如果你習慣務虛,不喜歡直奔主題,那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結束發言。每個人的時間都寶貴,這是個基本的準則!
辦學經費很緊張 卻頻頻開會慶典
評估問責機制  有待健全完善
天津市紀委研究室焦健博士日前在媒體上撰文指出,嚴格控制慶典、研討會、論壇等活動,可以從源頭上杜絕大手大腳和奢侈浪費,有效控制行政費用支出,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切實讓有限的財力用到刀刃上,用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政府在無形之中就會在人民群眾心中樹立起良好形象。
目前,很多高校一方面為辦學經費緊張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頻頻舉辦各類會議慶典,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不負責任、過于浪費的現象。對此,專家表示,歸根結底還是形式主義在作怪,有個人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有體制機制上的問題也有制度安排上的問題。
在實踐中,形式主義造成的鋪張浪費,實際上又找不到承擔責任的對象。因為浪費的是公家資源、公共資源,搞形式主義者只求形象出去了、驗收合格了、氣氛上來了,至于是否符合實際,浪費有多少,恐怕沒有一個人、一家單位會認真去計算。相反,有些搞形式主義者還能因此得到好處,比如政績,比如經濟回扣。
如何盡快遏制各種慶典和低水平學術會議泛濫的勢頭?專家開出了一套組合藥方。
——高校經費收支情況要向社會透明公布。目前,很多高校在學校內部有財務收支狀況的公布,但是往往只公布大類項目,具體怎么使用的一概不知。尤其是會議、慶典這種非明碼標價商品的開支,普通師生沒有評判的標準。因此,審計部門要加強對高校辦學經費的審計,將學術論壇、慶典等納入審計范圍,要嚴格按照會議、論壇的相關規定標準加以審計。必要時,部分地區可以探討建立高校學術研討會績效評估機制,盡管大規模推行有難度,但是可以進行試點。季度、年度學校經費使用明細要盡量公開透明。
——黨政領導要率先垂范,盡量不參加或少參加各類不必要的研討會和慶典活動。目前很多學術論壇、慶典活動熱衷于跨地區、跨系統、跨行業邀請人員參加,或邀請上級機關領導、國(境)外機構及知名人士參加。往往黨政領導的級別成為研討會吸引人參會的重大賣點,這種情況在有商業機構參與的研討會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記者接觸過不少學術研討會,副省級以上領導往往只是出現在開幕式上,甚至簡短的致辭結束后就以還有其他事情為由立即走人,這既影響了活動的氣氛,也影響了領導的形象。因此,黨政領導尤其是高級別領導要率先垂范,加強自我約束,不給泛濫的學術盛宴存在的機會。
——活動形式要盡量簡潔高效、節省開支。記者對多個學術研討會調查發現,活動形式多樣,最突出的問題集中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開幕式太長,致辭的領導太多,以致于部分會期一天的研討會,半天在聽各位領導致辭;二是附帶活動安排太多,很多研討會以開會之名行旅游觀光之實,會議場所非五星級酒店不要,會議地點盡量放在風景名勝區;三是禮品過于貴重,許多展會的禮品跟著潮流走,電腦不好拿就送平板電腦,蘋果的送不起就送聯想的。越是重點高校、越是辦學經費寬裕的高校,這種情況越是嚴重,過分追求形式主義加劇了鋪張浪費。北京某高校博導劉教授坦言,在國內和國外參加學術研討會,享受的待遇完全不一樣,國外的會議很摳門的
媒體評論員楊錫忠表示,要通過清理論壇、慶典活動,傳遞一種作風務實、厲行節約、對社會公眾負責的信號,讓形式主義者的形式不能發揮效用,讓鋪張浪費者的鋪張沒有經費來源。
最近,江蘇省出臺節慶活動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為節慶活動降溫:學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一般不舉辦周年慶典活動,逢十逢百周年等確需舉辦的,應當按規定報批;申報活動時,應提交書面申請,說明舉辦依據、活動方案、經費來源及使用情況等;領導干部原則上不得出席與本職工作無關的節慶活動。
當然,這只是對節慶活動提出了規定。專家指出,對于高校而言,還應對學術論壇、研討會加強自我管理,畢竟這方面的浪費更加隱形,考核評估的難度更大。

 

黄陵县| 百家乐官网真人大头贴| 大发888 迅雷快传| 百乐坊百家乐官网游戏| 威尼斯人娱乐城吃饭| 百家乐官网足球| 17pk棋牌游戏| 金榜百家乐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傻瓜式投注法| 最好的百家乐论坛| 最新博彩论坛| 香港百家乐玩| 铜鼓县| 大发888大发娱乐场| 百家乐网上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赢家打法| 优博代理| 大三元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YY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如何玩法| 金城百家乐买卖路| 百家乐官网翻天在线观看|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如何看路| 金冠娱乐城最新网址| 赤壁百家乐娱乐城| 娱乐城百家乐高手| 木棉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象棋赌博| 渭南市| 百家乐分析| 全讯网3344555.com| 百家乐视频二人雀神| 试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百家乐官网洗码技巧| 乐博娱乐城| 澳门永利娱乐| 全讯网首页| 百家乐号破| 金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软件官方| 手机百家乐官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