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由校團委主辦的名家面對面活動在我校良鄉校區A報告廳隆重舉行,學校特邀黨的十八大代表、著名學者于丹教授為青年學子解讀十八大文化戰略,分享體會。我校500名團校學員以及學生代表共計900人聆聽了報告。
于丹教授此次報告依托“相信是一種力量”這個主題,從中國文化為我們找尋自我的角度出發,重點解讀了我黨在十八大上提出的文化戰略。
自黨的十六大以來,我黨對國家文化的發展理念不斷深入,相繼提出改革與創新、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文化發展與文化強國的文化建設改革歷程。于丹教授著重為大家闡述了“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深刻內涵。她談到,文化自覺要建立在深刻的自我覺悟之上,“覺悟是一種生命的懂得與反省,每個人要向內看清自己,才能對外看清世界。”她鼓勵正值青春年華的大學生們培養穩定的價值觀,喚醒自己的自我意識。當談到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時,她借用蘇東坡的名句,贊揚中國古代的文人風采為“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并呼吁廣大青年學子在這樣民族氣節的激勵下、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建立浩然正氣,并將其轉化為改變世界的積極力量。
此次黨的十八大還強調了惠民政策以及反腐倡廉,于丹教授從孔子所尊崇的“五美”這一文化角度對其進行解讀。“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此“三美”是在表明政府要為百姓提供恰到實處的保障,不致使其驕奢淫逸;盡力消除社會中的種種不公現象,讓每個人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公正的回報;尊重個人正當欲望,但不縱容其貪欲。這樣的政府即為真正惠民利民的政府。“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則對政府官員提出了要求,從容磊落、安詳泰然、不怒而威,這樣的官員也必然是潔身自好、為民服務的。
“‘相信是一種力量’,我們要在中國優秀文化的激勵下,勇于面對生命中的種種挫折,把握住自己的命運。”于丹教授通過儒家經典讓聽者在浮躁的今天體會古人飛揚的心靈,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看清自己和社會,感受相信的力量,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美麗中國。近2小時的報告,高潮迭起,一氣呵成。同學們心情激動,氣氛十分活躍。最后報告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此次報告也作為我校團學組織深入開展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一次重要輔導活動,推動團學干部對十八大精神的學習,特別是從文化建設的角度加深了理解,激人奮進。隨后我校團學組織還將持續開展“落實科學發展,暢想美麗中國”征文比賽、“黨在百姓心中”群眾宣講活動、《北工商學子快報》十八大???、“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主題社會實踐等活動,同時繼續參與“首都百萬師生微黨課”活動,積極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
附:于丹教授簡介
于丹,黨的十八大代表,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1986年于北京師范大學(分校)中文系本科畢業,后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進行深造。1995年至今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影視系主任,副院長。著名電視策劃人,被譽為中國電視業的“軍師”。多次受邀擔任眾多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際性文化活動及公益活動的重要嘉賓,為中外文化交流溝通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