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敏,心理教研室副教授,心理學博士,任教于體育與藝術教學部。曾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校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最佳教學演示獎,學校第二屆青年學術演講比賽二等獎、2012年本科教學優秀二等獎和北京市第十三屆青年學術演講比賽優秀獎。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陳紅敏主要從事心理學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社會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質教育》、《心理素質訓練》等課程。2008年,《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列為我校的必修課,大部分學生對這門課興趣濃厚,但少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心理很健康,對著門課并不重視。為此,在課堂上,她采用形象生動的案例,活潑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了這門課的實用性,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掌握了自己解決心理問題、提升心理素質的技巧和方法。陳紅敏給學生的感覺親切自然、幽默風趣、有激情。上過她課的學生會不難發現,陳紅敏的課信息量大,課堂提問多、互動頻繁。問及這學期選修《社會心理學》的學生,他們說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教學工作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并將積累轉換為產出的過程。陳紅敏在課前總會精心設計和準備每一節課,她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琢磨一節課怎樣上會生動有趣,怎樣上學生才愛聽、才能學有所用、才能拓展思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七年的教學經驗,陳紅敏深有體會,“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老師要有幾桶水”,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因此,陳紅敏非常注重知識和教學經驗的積累,除了大量閱讀國內外最新的書籍論文之外,她?;氐侥感1本煼洞髮W聆聽最新的學術前沿講座,在與大師的交流中,在向同行請教的過程中,她不斷地積累著新的知識和經驗。
談及如何將所熟悉的課程常講常新,陳紅敏很注重通過科研和服務來促進教學。她曾主持過省部級課題和多項校級課題,在國內外核心期刊《Discourse Processes》、《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和研究報告近20篇,主要參編(著)書籍7本。這些研究大多圍繞當前大學生面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展開。由于科研貼近大學生實際,很多科研成果被
飲水思源,任重道遠
陳紅敏從中等師范學校到大學畢業,一直到碩士、博士的深造,一路求學接受的都是師范學校的教育,她對教師職業有著深厚的感情??偨Y自己的教學成績,她說得益于自己多年的師范功底和教學心得。飲水思源,取得點滴的成績,要感謝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師。陳紅敏沒有上過高中,接受的是中等師范的教育,她非常感謝自己中師時期的啟蒙教育。在中師時期,要求練好普通話、寫好粉筆字,普通話講究字正腔圓、擲地有聲。粉筆字要求一筆一捺、渾厚飽滿。當談到中師學習那段日子,她由衷感慨,除了學習各科文化課、還有很多素質課,從鋼琴、風琴、識詞練譜到國畫、素描、油墨淡彩,再到毛筆、鋼筆、樣樣練習。雖然學的都不精深,但是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培養了生活的情趣,至今受益匪淺。在接受高等師范學校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的培養中,她深知教育的精髓,即注重教育教法的培養,從課程設計、書寫教案到實習授課,各個環節都要嚴格訓練方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
“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這句話已深入陳紅敏心田。育人之路漫漫,任重而道遠,她將一如既往,默默前行,毫無怨言地將愛注入學生的心靈,讓愛滋養學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