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到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臺辦公室)調研,就學校國際化工作以及未來發展建設情況進行交流座談。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毛新述陪同調研。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賀冬萌介紹了學校國際交流合作工作現狀,并從國際合作伙伴和平臺建設、師生雙向國際交流、國際科研和學科國際認證、港澳臺工作以及國際化工作機制等方面匯報了近年來學校國際化工作的進展和成效,同時結合與相關高校數據的橫向對比情況找出差距和問題,并結合學校總體發展目標提出了未來國際化發展的具體工作舉措。其他成員也圍繞自身工作情況進行了發言。
毛新述對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工作進行了點評部署,他表示,國際化是學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指標之一。經過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全體成員的不懈努力,在學校各部門和各學院的支持下,各項國際化指標正在不斷恢復,發展勢頭不斷向好。對于未來國際化發展,國際處要進一步發揮統籌引領的作用,依托優勢學科深挖國際合作機會,明確發展目標和指標要求,以學院為主體,制定工作實施方案,不斷推動學校國際化工作的開展。
郭建華充分肯定了國際處近年來取得的各項成績。他指出,國際化是衡量和評價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服務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對學校國際化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在國際指標上有突破,找準學科專業在申辦中外合作機構和建設國家級引智基地等方面取得突破,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二是要在合作領域創品牌,積極開辟國際交流合作的渠道,有重點地拓展和建設區域性國際交流平臺,形成具有北工商特色的國際品牌項目,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三是要在工作機制上有創新,不斷發揮學院在學校國際化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國際化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黨政辦公室副主任張揚、國際處副處長曹嬿及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調研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