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金融數字化發展主題研討會暨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金融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我校舉辦。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科學技術處、國際經管學院、經濟學院、金融科技系聯合主辦。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教授,研究生院院長、國際經管學院執行院長徐丹丹教授,科學技術處副處長張浩教授出席本次活動。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總經理、原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博士,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李世謙博士,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建鵬博士,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董裕平博士,農業銀行總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劉永強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負責人趙治綱研究員,中信銀行金融市場部貨幣市場交易處處長朱陽博士,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副總、綠色發展研究院、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桂華博士等嘉賓到會參與研討。研究院核心團隊和金融科技系部分師生代表,共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張浩主持了數字經濟研究院金融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徐丹丹在致辭中對各位領導、專家的蒞臨表示誠摯感謝,并介紹了北京工商大學的發展歷程,指出“數字經濟+”要通過政府、學校、研究院三位一體化為北京的“兩區、三平臺、四中心”更好服務。徐丹丹和葛紅玲共同為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金融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揭牌,白津夫教授為金融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以及研究院副秘書長和部分研究員頒發聘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兼金融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葛紅玲教授在發言中介紹了數字經濟研究院成立一年多來開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對各位專家的支持和幫助表示誠摯的感謝。對金融數字化發展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發展設想,向與會專家進行交流闡釋,并以《加快金融數字化發展,回歸金融數字化本性》為題,談了自己對金融數字化發展的認識,提出要深刻把握金融數字化發展內涵,注重研究金融數字化發展的邏輯變化,推動金融數字化發展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金融向生態化發展演進。
本次研討會圍繞“金融數字化發展中的問題與機遇”這一主題展開學術研討。研討會分為主旨發言、圓桌研討兩個環節,分別由葛紅玲教授、李世謙博士主持。
白津夫院長作了《加快金融數字化發展》的主旨發言,他指出加快金融數字化有利于順應數字化發展大趨勢,重構金融體系,再造金融形態,更好發揮金融的支撐作用,全面提升經濟數字化水平。他認為金融數字化轉型是金融機構的重大戰略抉擇,數字化要精準匹配金融供給和需求,要構建金融生態圈,提升綜合服務能力,通過數字化促進金融服務深度融入產業發展。白津夫院長對金融數字化發展提出六個著力點:一是形成數字思維,二是建立數字信任機制,三是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四是強化數據驅動,五是構建平臺體系和平臺生態,六是構建融合發展的產業共同體。
紀敏博士在主旨發言中,從注重基礎理論研究的角度提出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對“金融”概念的重新界定問題,提出要從資金融通、風險管理、信息處理的角度厘清金融概念。按照“是否碰錢”的標準來定義金融、劃分監管邊界,已不能適應金融數字化發展的現實變化。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第三方機構出現不審慎擴張的情況,直接威脅銀行、公眾利益,甚至通過數字化手段掩蓋風險問題,因此必須充分研究和認識金融本質,減少監管偏差,規范數字化背景下金融發展。提出打破傳統以資本為核心的金融發展理念,重視數據作用,促進數字技術創新,加強數字技術在數據監管和治理的應用,實現科學合理監管。
周金黃博士作了題為《金融數字化發展的要義》的主旨發言,提出,數字化的根本是經濟的數字化,金融的數字化要以經濟的數字劃為依托。一是金融數字化要注重有效場景建設,數字化經濟離不開與場景的結合。金融也不能按照過去的框架和邏輯進行監管。二是金融的數字化一定是指可計量、可計算、可追蹤的數字化,信息化與數字化的根本區別在于算法邏輯。三是數字化是演化的過程,它的前提是信息化。金融數字化也不是突變的。金融數字化演變是從支付的數字化開始的。四是要研究金融數字化與實體經濟如何融合問題,金融數字化加強與實體企業合作,與平臺企業合作。金融數字化有更長遠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李世謙博士主持本次圓桌研討環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鄧建鵬教授基于金融數字化背景,介紹了全球穩幣的情況,重點探討了穩定幣的內涵及風險應對問題,提出要注重場地管轄作用,強調司法對穩定幣的概念界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穩定幣風險防范。趙治綱研究員從企業和財務的微觀視角,談了對數據價值和數據控制問題的認識,提出數字貨幣如何計量、數字資產如何評估以及數字化企業價值如何重估三大挑戰問題,建議立足未來,從發展的視角研究金融生態的變化,研究金融數字化發展給微觀主體及財務活動帶來的影響。農業銀行總行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劉永強從銀行從業者的角度發表關于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個人體會,他認為數字化轉型有利于銀行內部管理、營銷方式、風控模型的效率提升,同時銀行也面臨基因轉變、合規問題的挑戰,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改變銀行的基本經營邏輯。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祝金甫主要研究影視產業的數字化,運用數字技術標準化、量化、數據化影視產業,進行風險管控。董裕平提出要加強培育數據要素,把數據和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并列起來,并提出數字科技能夠實現深層信息挖掘,重塑信用機制。朱陽介紹了中信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情況,并從實踐經驗角度提出數字化轉型應該聚焦自動報價交易、量化交易、輔助決策、交易數據治理。李世謙在熱烈的圓桌研討后作了總結性發言,從企業數字化、金融行業數字化和數字貨幣三個方面總結了專家的觀點并分析了數字化融合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指出,交叉和融合是一種競爭態勢,在數字化的時代,誰能夠適應誰就能獲得發展的機會。金融業數字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如果不搞數字化可能就會被淘汰的。金融業在數字化時代會走什么樣的路徑,其實各家企業都面臨著的不同的挑戰。建議研究中心既要研究宏觀問題,也要研究微觀問題。
本次研討會聚集了來自央行、監管部門、銀行、證券、資產管理公司、企業、高校、院所等各界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金融數字化發展的前沿趨勢和實踐成果,探討了數字化轉型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產生了諸多有理論深化價值、政策參考價值和應用指導價值的觀點和研討成果。研討會的召開進一步凝聚了加快金融數字化發展的共識,激勵與會同仁為我國金融數字化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