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相關精神,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載體,
本次實踐活動是“社會體驗型”實踐教學模式,通過走進農村、企業及社區,激發學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在車耳營村,黨支部書記樊俊華向師生介紹了車耳營村的發展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構想,并介紹了近年來車耳營村的民主管理、經濟發展和村風建設的基本情況。隨后,師生們參觀了村敬老院、村道德講堂、位于村文化廣場的剪紙藝術工作室、正在修建的戲臺以及編織好的草編工藝品,現場觀看了村民的民俗文化表演。
實踐時間雖然很短,卻引發了大家對新農村建設相關問題的深入思考。實踐活動結束后,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將在老師前期布置的調研任務基礎上,圍繞新農村的建設理念、管理理念、發展現狀、人口問題、社會保障問題、能源利用、環境衛生等問題完成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優秀調研報告將安排進行課堂展示,以引發更多學生對社會發展現實問題的關注。
思想政治理論課“3+1”實踐教學模式是指通過參觀考察型、現場教學型、社會體驗型三種基礎社會實踐方式和課題研究型的提高型社會實踐方式,依托首都優勢資源,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本次實踐項活動的開展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延續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將為暑期即將開展的更為深入的課題研究活動積累素材、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