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我校與波蘭奧爾什丁-瓦爾米亞與馬祖里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波蘭功能性乳品配料加工技術研討會暨中波合作項目推進會”在我校召開。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敏華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中波兩國的130多位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通過線上形式參會,會議由我校食品與健康學院楊貞耐教授和波蘭瓦爾米亞-馬祖里大學賈斯蒂娜·祖萊夫斯卡教授(Justyna ?ulewska)共同主持。
劉敏華向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學校食品學科的國際化發展,以及學校乳制品學科面向功能乳品國際科技前沿所做的科學探索。他表示,學校正積極推進開放辦學,去年加入“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進一步推動資源共享,加強協同創新。正是以上科研合作基礎,推動我校與波蘭奧爾什丁-瓦爾米亞與馬祖里大學建立“中國-波蘭功能性乳制品研究開發中心”平臺。期待兩國乳品科技工作者未來依托平臺資源,繼續拓展乳品理論研究,產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為推動中波乳品配料加工技術的發展、促進乳品產業的繁榮、服務兩國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波蘭奧爾什丁-瓦爾米亞與馬祖里大學副校長帕維爾·維爾戈斯(Pawe? Wielgosz)通過視頻致辭,他指出本次研討會旨在促進乳制品行業轉型升級,加強中波產學研合作,將為生產更多創新乳制品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中波功能性乳制品研發中心的建立,源于兩國長期以來的科研合作,他祝愿相關方未來繼續加強合作,在乳制品創新研究中取得更大突破。
揭牌儀式環節,劉敏華和楊貞耐共同為“中國-波蘭功能性乳制品研究開發中心”中心揭牌。波蘭奧爾什丁-瓦爾米亞與馬祖里大學副校長帕維爾·維爾戈斯教授(Pawe? Wielgosz)、我校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馬雪嬌、波方主持人奧爾什丁-瓦爾米亞與馬祖里大學賈斯蒂娜·祖萊夫斯卡教授(Justyna ?ulewska)、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呂加平研究員、天津科技大學于景華教授、君樂寶乳業集團王世平高級工程師等項目合作單位代表共同見證了揭牌儀式。
主旨報告環節,會議邀請了波蘭弗羅茨瓦夫環境與生命科學大學的安娜·達布羅斯卡教授(Anna D?browska)做題為“乳蛋白水解物的特點、生物活性和應用”的報告,她介紹了乳蛋白水解物的產生、化學組成及其生物活性,同時也探討了乳蛋白水解物在醫藥、保健品、嬰兒配方食品等領域的應用。北京林業大學張柏林教授以“乳酸菌發酵劑噴霧干燥技術”為題目,介紹了噴霧干燥技術在乳酸菌制備中的應用,并提出此技術可以保持乳酸菌的活性和生物活性。南昌大學陳紅兵教授做題為“食物基質中C18多不飽和脂肪酸對牛乳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影響”的報告,探討了食品中對應脂肪酸對牛乳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影響,并指出相關研究具有潛在的食品過敏原降解作用。
項目參與單位現場匯報環節中,楊貞耐教授做了題為“乳糖衍生低聚糖的酶法合成及應用”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團隊在酶法合成乳糖衍生低聚糖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并探討了其研究意義和前景。項目參與單位中國農科院加工所、天津科技大學和君樂寶乳業集團,以及波方合作單位瓦爾米亞-馬祖里大學代表對各自負責的研究課題做了總結匯報。
此次會議為兩國在功能性乳品配料加工技術領域的合作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前景。未來北京工商大學將持續推進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及相關企業的合作交流,持續推進乳制品相關技術的研發和轉化應用,為國際乳制品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