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魅力志愿青春力量——北京工商大學志愿服務工作交流論壇“在良鄉校區舉行,與會嘉賓和志愿者代表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的回信精神,共同研討了我校志愿服務工作。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團中央志愿服務指導專家、人民出版社團委書記徐慶群,北京市志愿服務指導中心黨總支副書記崔杰,良鄉五中校長譚鐵峰,佛子莊中心小學副校長馬雄英,腦癱兒童支教項目指導老師聶立衛出席活動,我校團委、各學院團總支書記、志愿者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等兄弟學校志愿者代表參加了論壇,論壇由團委副書記孫惟佳主持。
我校志愿者代表介紹了本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工作情況,展示了我校品牌活動。其中,經濟學院的“情緣工商,為僑服務”志愿服務活動自2011年舉辦以來,600余人次參加了為歸國華僑老人提供的溫暖服務,共開展70余次志愿活動。商學院的黨員志愿服務團主要開展了鴻順園小區志愿服務和學業加油站兩個品牌活動。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品牌活動“愛公交,學雷鋒”綠色出行活動,以綠色出行、暢通北京為理念,倡導公交出行,為北京的環境建設、減少霧霾貢獻力量。
北京市志愿服務指導中心黨總支副書記崔杰為我校品牌活動頒獎,對我校志愿者付出的辛勞與愛心予以肯定。與會嘉賓對我校志愿服務工作給予了一致好評。在座的老師、同學踴躍發言,就我校志愿服務工作的管理機制、志愿服務切入點及高校志愿服務內容深化等內容進行了研討。
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學校將繼續鼓勵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不斷完善志愿服務活動的長效管理機制和政策推動機制。學校要精心培育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工作,以扶老助殘、支農支教、守望相助、凈化環境、首都大型活動等為切入點,志愿服務工作不僅要體現在行動上,還要做到切實有效。盧思鋒副書記指出我校志愿服務工作應以持之以恒,成為習慣,形成風氣,形成常態為目標,志愿者在志愿活動工作中應加強社會責任感,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當天,學校還組織召開了志愿者骨干培訓會,團中央志愿服務工作專家徐慶群老師主講,校青志協、各學院青志協骨干志愿者參加培訓。
培訓會以“分享的魅力——我們為什么要做志愿者”為主題,徐老師闡述了志愿者精神的內涵,并指出做志愿者有兩大目標:認識中國,發現中國和建設自己,建設祖國;做志愿者服務是青年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平臺。她通過一系列典型的志愿服務故事為志愿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鼓勵大學生在志愿服務過程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徐老師還和大家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給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回信》。
論壇及培訓會活動的舉辦,加深了志愿者對志愿服務精神和意義的了解,對志愿服務目標和責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促進學校更好地建立志愿者組織管理機制和政策推動機制,從而更好地落實習總書記的回信精神,激勵青年志愿者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上活動已由中國青年網報道:
志愿者骨干培訓會:http://news.youth.cn/wztt/201312/t20131214_4381080.htm
志愿服務工作交流論壇:http://news.youth.cn/gn/201312/t20131214_4381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