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人物專訪】理想的學者——沈毅教授訪談錄

  

沈毅,1954年出生,北京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1997年至2002年擔任新聞傳播系主任,20021月至20125月擔任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出版專著《<獨立評論>研究》《論政與啟蒙:近代同人報刊研究——以<努力周報>為例》《近現代經濟新聞歷程研究》,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2007北京文化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報業經濟論集》《中國經濟新聞史》等書,成果具有開拓性,豐富和優化了新聞學、新聞史及經濟新聞史學科體系,兩次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02012年相繼被評為“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和北京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同時兼任北京市寫作學會副會長,公開發表詩約40余首,其中《月光》《康河的波》收錄于兩種版本的《大學語文》教材。 
記者:沈教授您好。之前對您的采訪都是針對院系調整、學院學科建設等方面,您是以院長的身份接受采訪,今天則是以一位學者、一位長者的身份。您在青年時代被卷進時代的大潮中,做過插隊知青、煤礦工人、工廠銑工以及企業宣傳科干事,這樣的經歷對您有何觸動?
沈毅教授:文革十年對國家、社會和個人都是一場巨大的沖擊。對于那些從沖擊中挺過來、并在后來做出些成績的人來說,這算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但卻是主觀上誰都不愿有的經歷。1977年恢復高考,我參加高考并如愿進入大學,從此人生轉向了另外一條道路。時光退回,倘若不是那樣,我可能仍是一名普通工人,以其他形式學習和充實自己,并繼續自己的文學創作。
記者:我覺得您是一位特別有想法的人。文革結束恢復高考第一年,便考入遼寧大學歷史系,當年選擇歷史專業的初衷是什么?
沈毅:恢復高考第一年,可供選擇的院校并不多,故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與熱愛的中文專業失之交臂,被錄取到歷史系。當時稍感遺憾,但現在想來,未嘗不是幸事。于我來說,正是歷史專業的學習才有了我的今天。否則,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客觀而深刻。
記者:的確如此。培根說,讀詩使人聰慧,讀史使人明智。學習歷史專業,畢業后也一直在歷史學領域進行研究,具體來說,您覺得歷史專業的學習對您有何影響?
沈毅:我對文學很偏愛,從小寫作能力強。但文學畢竟僅是眾多學科領域中的一個點、一個面,歷史專業則上下千年、縱橫萬里,有著更為廣闊的視野。我可以繼續投身喜愛的文學史,同時可涉獵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哲學史等等,以全面的眼光去審視過去、現在和未來。學史使人對過去不甚了解的事物傾注心力,對現實也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歷史是現實的昨日,今天是歷史的延續。當你對現實問題感到困惑不解時,總能從歷史中獲得啟發。我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只腳在現實中,一只腳在歷史里。我們從過去走來,既是今日現實的人,也是昨日歷史的人。因此,只有不斷熟悉歷史、不斷反思才能將現實看得更加透徹。
記者:我覺得,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其價值,每個人存在都有其獨特的意義。經歷了六十年風雨,您覺得人為什么活著?該怎樣活著?
沈毅:人生的意義有千萬種,世世代代的哲學家、思想家都在探討。有人說,要賦予人生一定的意義和價值;亦有人說,生命本身的短暫和不確定性決定了它并沒有什么價值。我認為,人活一世,當他回首過去,總結自己的一生時,應該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應善待自己、尊重別人、享受權利、履行義務、人格獨立、信仰真誠、獨立思考、勇于擔當。做到了這些,我便認為這是充實的一生,有其意義和價值。反之,渾渾噩噩,庸庸碌碌,甚至不明白何為自我,何為主體,是可悲亦可憐的。
記者:您是無黨派人士,喜歡寫自由體新詩,我知道,您非常看重自由。現今越來越多的人,活著卻為各種紛繁事務所累,您覺得在如今社會,怎樣才能達成身心自由?
沈毅: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他應具有人文情懷。倘若把物看得過重,缺乏超然物外的認識和追求,他不可能自由。所謂自由不是追名逐利的自由、不是燈紅酒綠的自由,而應該是獨立思考以及獨立思考之后的愉悅和精神上的暢快,這是最大的自由。 
記者:中國文人好寫詩,我覺得中國文化史在一定程度上是詩人史、詩歌史。您堅持寫作30多年,已發表40多首詩。寫作已經融入您的生活,它給您帶來了什么?
沈毅:詩言志,言為心聲。寫詩源于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體會,源于那一瞬間的靈感與體驗,不甘心讓靈感消逝,就要用形象化、意象化、文學化的語言將之表達出來。這個過程便能超越物的拖累,思想自由地馳騁在自己構建起的形象化的語言世界中。如何將簡單卻深刻的哲理用文學語言含蓄、委婉地表達出來,是一種修煉,更是一種享受。可能這也是古代文人之所以好寫詩、用詩歌的形式反映社會生活、反映自身追求的原因罷。
記者:胡適曾說,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唯他獨尊。在我看來,理想的學者有著學術地位、大家風范、包容心態和宏大眼光,在這四點上您都很符合。那么在您看來,理想的學者是什么樣的?
沈毅:在商品經濟的洪流中,昔日大學校園那種非功利的求知渴慕現已日漸珍稀。大學被社會的市場化烙上了世俗化的印痕。我認為,理想的學者最根本的屬性,是要有獨立的人格,不阿諛權勢,只追求真理,獨立思考,信仰真誠,有著探尋真相的渴望和追求,有著為自己的信仰負責的勇氣與擔當。這可能是現今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現實中,應該提倡的學者精神。
記者:明年是您從教三十周年,您在教學方法上有什么心得?
沈毅:(笑)心得談不上,但總是會有一些體會。比如說鼓勵學生多讀書,把自己覺得有價值的書籍推薦給他們,并及時督促學生的讀書進度和效率。學生在求學時代,總是會有惰性。而作為老師,應該能讓學生在回首校園時光時,覺得自己學有所成、活得充實而有意義;覺得多數老師讓自己受益匪淺、獲益良多。教師為人師表,一定要讓學生真正感覺到,這位老師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記者:在學生們看來,您用一種宏大、高遠的歷史觀去看待研究領域、去看待文學和人生,站在包容和客觀的立場,用史實說話,讓學生去重新審視歷史,并讓他們去自己接觸新聞史。您采用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的初衷是什么?
沈毅:教授歷史,如果從頭到尾都是照本宣科,學生還是感覺枯燥、遙遠。所以要充分利用那些原始的、原滋原味的歷史資料,讓學生親自去觸摸、去體味,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這樣,就將看似枯燥的新聞史,變成生動的歷史回顧和體驗,仿若歷歷在目,仿若伸手可觸。
記者:您期待學生通過您的課堂收獲些什么?
沈毅:在這樣一個變化劇烈、日新月異的時代,充斥著浮躁與不安,我期待他們除了擁有學識、在求學道路上堅持不懈以外,更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做一個正直的人,擁有好的人格。好的人格在今天,便是只服從真理。雖然可能會在眼下吃點虧,但是它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使人收獲充實且踏實的內心。
記者:今年秋季,是您最后一次為本科生授課,許多教師都去觀摩,將您作為楷模。學生們更是為您雄辯且嚴謹、威嚴亦寬容的學者精神所折服。在教學方面,如何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您對學院中青年教師有著怎樣的期待?
沈毅:過獎了。我個人取得了一點成績,既靠自己的不懈奮斗,也靠學校學院的支持與機緣。社會是不斷發展進步的,近年來,科研的動力和壓力均在提升,域外理論和方法大量引進,《禮記》有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強。我認為學院老師們的素質、能力和進取精神都越來越好,他們年輕、好學、知識結構更加合理。我相信,他們會很快崛起、超越前人,為學校和學院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今年三月您即將退休,還有什么心愿沒有達成?
沈毅:人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在某一個人生階段進入尾聲時,他應該為自己設定新的目標。我的人生感受是,幸福是什么?幸福主要不是你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不是達到了設定的終點,而恰恰是你不懈努力、不斷追求和不斷接近目標的過程。
在教學中,多數青年人覺得學習沈老師的課并非虛度光陰,而有所收獲,這使我感到充實而快樂。教學告一段落,今后與學生們交流的機會變少了,在我看來這是個遺憾。
我即將退休,之前設定的目標已經達成。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接下來,我要將自己的詩歌結集出版,并完成一部學術專著,前者是激情創作的結晶,后者是獨立思考的果實,但愿會有些價值。我會盡可能充實地安排自己的人生的。
 
百家乐官网麻将牌| 保单百家乐路单| 百家乐官网做中介赚钱| 澳门百家乐官网网上赌城| 大发888真钱游戏下载官网| 百家乐官网楼梯缆大全| 百家乐官网赢钱秘籍鹰| 莆田棋牌迷游戏中心| 百家乐书| 真人百家乐官网蓝盾娱乐场 | 无锡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州扑克发牌视频| 百家乐庄比闲多多少| 波音百家乐官网网上娱乐| 威尼斯人娱乐城求助| 运城百家乐官网蓝盾| 江都市| 威尼斯人娱乐城官网地址| 五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博| 澳门百家乐公试打法| 百家乐官网打立了| 娱乐城注册体验金| 百家乐大西洋城| 老k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宕昌县| 德州扑克 单机| 做生意必须看风水吗| 百家乐官网单人操作扫描道具| bet365v网卡| 百家乐游戏大小| 实战百家乐博彩正网| A8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天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八卦24山叫什么意思是什么| 百家乐官网是不是有技巧| 碧桂园太阳城户型图| 百家乐平台注册送彩金| 免邮百家乐官网布桌| 钱百家乐官网取胜三步曲| 百家乐官网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