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質量”、“提高水平”、“協同創新”……在學校2014年黨政工作要點中,這樣一些熱詞與科研工作緊緊聯系在一起。日前,帶著對2014年科研工作的展望與期盼,記者采訪了科技處處長楊有紅,由他為大家談談熱詞背后的思考與謀劃。
記者:2013年,學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作為科研管理和服務部門,科技處2014年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什么?
楊有紅:2014年,科技處要在做好常規性的服務和管理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創新,推動科研工作上臺階。服務,就是要不斷加強精細化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創新,就是要運用新的管理理念與方法,推動學??蒲泄芾砀黜椆ぷ魅〉眯鲁煽儭?/span>
記者:您提出要“做好常規性的服務和管理工作”,在這方面會有哪些措施?
楊有紅:第一,在加強精細化管理方面,簡化、優化辦事程序,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和服務能力,更快捷、更高效地服務各院系和教師。具體來說,今年將有兩個新的做法:一是在保證科研質量的前提下,簡化項目的審批審核程序。例如,學校的青年教師資助項目的結項,今年將采用自動結題與審批結題相結合的方式。也就是說,科技處僅對沒有達到結題要求的項目進行審查,邀請專家對未結題的項目進行審核,對已經完成項目目標的不審查。二是對教委面上項目實行備案制。以前都是學院將項目報到科技處,科技處請專家進行評審,這樣既不能充分體現學科特點,也難以有效調動學院積極性。實行備案制后,科技處將根據學科排名、教師結構、以往結項質量等因素,將項目指標分配到各學院,各學院根據實際情況,邀請專家評審,科技處僅對申報項目進行形式審查。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院積極性,也可以使評審的項目更有競爭力,更加體現學科特點與優勢。
第二,在科研項目申報方面,進一步做好培訓服務工作,使之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推進科研工作的合力。以往學校分文理科開展培訓,指導教師申報科研項目,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近兩年發現,僅僅分為文理科不能完全滿足各學科教師的需求,特別是學校專業、學科較多,僅簡單的分文理兩類難以達到理想的培訓效果。去年,科技處已經開始創新培訓工作,把文科分成三大類,理工科分成三大類,根據科目類型邀請專家舉辦有針對性的講座,較之以往效果好了很多??偨Y去年的經驗,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今年,科技處將鼓勵和支持學院根據學科專業開展項目申報培訓,鼓勵各學院根據學科邀請專家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培訓??萍继幙梢愿鶕W院需要聯系專家并給予經費支持。
記者:在總體思路的指導下,為實現科研工作上臺階的目標,科技處今年將集中精力開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楊有紅:總結2013年科研各項工作,我們認為,目前學校科研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集中在四個方面,這也是科研處今年工作的重點。
第一,科研質量提升。這幾年學校的科研工作進步很快,無論是論文還是課題數量都有所增加,基本上是數量規模上的增加,但是體現高水平、高層次科研質量的標志性成果欠缺。
第二,科研成果轉化程度。科研成果要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教學,但就目前學校教師的課題項目、論文真正實現成果轉化的并不多。這個問題是各高校存在的普遍問題。今年1月,北京市出臺了《加快推進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科技協同創新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京校10條”),學校會廣泛調研,結合實際,出臺細則,激發教師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協同創新的積極性。
第三,經費增長幅度。近兩年,全??蒲薪涃M以每年兩千萬的速度增長,2014年達到1.71億。到賬經費在不斷增長,但是人均到賬經費并不高,也就是說老師們的潛力還很大,學校科研經費增長空間還很大。
第四,協同創新中心的培育與利用。學校目前培育了三個協同創新中心,在同類院校中比較數量是較多的,但面臨的發展問題不容忽視。今后大學的科研多是采取協同創新中心的方式去合作。因此,要利用好現有的中心,帶動其他學科發展,培育更多的校級協同中心。
結合上述四方面的難點,科技處將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做好各類項目的申報組織工作??萍继帉磳W科做好各類項目的選題征集,體現學科優勢和發展方向;做好項目申報環節的組織、協調和預審工作,邀請專家對申報書把關,提升文本質量,提高申報命中率。
強化項目過程管理。學校將嚴格執行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強化項目實施中的服務和管理,加強項目的中期檢查制度和成果鑒定結項制度,增強項目負責人的責任感,保證大部分項目如期按質完成。
完善科研評估機制??萍继帉耸绿幍扔嘘P部門共同協調,進一步完善學??蒲锌己嗽u價指標體系和科研成果獎勵體系,引導教師瞄準高質量科研成果,并最大限度實現科研成杲轉化。
綜合考慮各學院實際,把全年的任務分解給各個學院。提升學校的科研水平,離不開學院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
記者:學校提出要用好現有的“北京工商大學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出資者財務與國有資產管理協同創新中心”、“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三個協同創新項目,借此平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針對這點,科技處今年有什么樣的措施?
楊有紅:三個協同創新項目的成立,為實現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共同開發創新成果搭建了有力平臺,也為整合現有資源,帶動其他學科專業提高科研質量提供了重要條件。協同創新是要求,也是趨勢??萍继帉⒁源藶槠鯔C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夯實目前學校已獲得的三個市級協同創新基地項目,建立相關管理規則制度,建立評價機制,創新發展機制,完善協同創新中心的發展模式。只有三個協同創新自身順利運行,才能帶動其他專業。
第二,積極培育校級協同創新中心。按照“高起點、高水準、有特色”的標準,以優勢特色學科和創新團隊為基礎,以任務為牽引,鼓勵跨學科交叉融合,有效整合校內外科研資源。在實施層面,以各院部和學科為實施主體,積極吸納校外創新力量參與。
第三,進一步完善學校在科學研究、科研考核、科研經費使用等方面的政策,優化學校的科研資源配置。
第四,圍繞科研項目,結合學科優勢,以“構建大平臺,組織大團隊,承擔大項目,培育大成果”為目標,采取“學科帶頭人+創新團隊+基地平臺”的捆綁式科研建設模式,構建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以創新團隊為主體的科研人才合作模式。
第五,以科技創新平臺為依托,加強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