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22版)。《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度的各項影響力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復合影響因子首次突破5.0,達到5.070,在37種“貿易經濟”類學術期刊中位列第4名,較上一年度的4.453提升了0.617,增幅達13.9%。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測度期刊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依據。近年來,《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影響因子連續提升,2017年度首次上“2”、2019年度首次上“3”、2020年度首次上“4” 、2021年度首次上“5”。學報的辦刊質量穩步提高,已躍居學科第一梯隊。在注重學術質量建設的同時,學報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專門制定了《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意識形態工作實施意見》《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三審三校基本要求》等文件,嚴把編校質量。2021年,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組織的審讀工作中,學報編校差錯率在北京所有市屬高校主辦的期刊中最低,編校質量位列第一;在2022年北京市教委組織的北京地區期刊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排名中,學報繼續位居前列。
近年來,《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依托學校商科專業優勢,在主編李朝鮮教授的指導下,在學術委員會、編委會和業內專家的支持下,在外審專家的嚴格把關下,做好選題策劃、欄目創新,積累了良好的業內口碑。“十四五”時期,學報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秉承一貫的辦刊宗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為學校實現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提供平臺支撐,努力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