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實踐分團
食品學院實踐分團
材機學院實踐分團
計信學院實踐分團
經濟學院實踐分團
商學院實踐分團
法學院實踐分團
外語學院實踐分團
藝傳學院實踐分團
理學院實踐分團:放聲高歌 青春不朽
7月9日,最后一天支教,小老師們都早早來到教室,為最后一天的課堂做好充足準備,依舊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教室與辦公室之間。一進教室,學生們的熱情更加高漲,“老師好”的問候聲也更加響亮。上課時,學生們聚精會神,眼睛不離老師和黑板。坐在學生中間的小老師們成了孩子們最得力的助手,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隨時與老師交流。快下課時,老師們總結了這幾天上課的具體情況,并對學生們日后的學習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下課之后,同學們一起把小老師們圍了起來,共同表達對老師的留戀。
下午,為了反饋教學成果,志愿者們走進教室,和孩子們一起準備家長會。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們堅持引導為主,幫助坨里中學的孩子們一步一步地完成他們的主題家長會。當孩子們遇到一些電腦辦公軟件上的難題時,志愿者積極地提供幫助,完善ppt、完善主題視頻等。時光過得飛快,在兩節課結束之后,每個班的家長會都準備得非常充分,相信明天的家長會一定會非常圓滿。
志愿者在和學生一起精心準備完家長會后,在坨里中學的報告廳舉行了題為“2014年北京工商大學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聯歡會暨閉營儀式”的主題聯歡會。在聯歡會上,小老師們和學生們熱情表演,歡聲笑語充滿著整個報告廳。值得一提的是,聯歡會期間,志愿者還穿插了“信任背摔”拓展訓練,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參加這個拓展訓練。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和老師之間有了更多的信任,也堅固了師生間的友誼。聯歡會結束,老師帶領學生們回到教室,黑板上有很多學生給老師的留言,表達了他們對老師深深的情意,老師們被這意外的驚喜感動著。
通過三天的相處,老師和同學們的友誼日漸深厚。小老師們不僅在學習上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更在生活和心理上對學生們給予引導和幫助。相信在明天班車來臨之時,老師們和學生們定會舍不得分別!
食品學院實踐分團:領導慰問表關心 紅色故事顯真情
經過這幾天在韓村河的生活,雖然短暫,但是卻讓實踐團的同學們印象深刻,受益頗多。實踐團的同學們與韓村河的老師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對韓村河的發展歷史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早上,盧思鋒副書記、房山區教委副主任武玉章、食品學院黨總支書記何猛、副書記胡艷霞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韓村河中學慰問食品學院實分踐團。在聽完食品學院實踐分團的簡單匯報之后,韓村河中學校長景文忠對食品學院實踐團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提出多年來食品學院實踐團結合專業優勢對韓村河地區進行水質、噪聲和大氣等進行檢測,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對韓村河生態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武玉章副主任介紹了韓村河農村城市化的進程,并對大學生們提出希望,希望大家真正走進農村,為農村的城市化發展獻出一份力。
盧思鋒副書記則指出,社會實踐是學校力推、政府支持、學生受益的活動,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實現兩所學校的共贏。“十村百鄉千人行”活動持續開展十年,離不開校領導的力推和政府的支持,兩校良好的合作使兩校的學生都從中受益匪淺。他表示,食品學院是我校最有特色的專業,開設這一專業的目標就是培養出有能力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的學生。韓村河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希望工商學子可以結合專業知識讓村民在富有的情況下吃的更健康,生活的更健康。此外,盧思鋒副書記提倡志愿者和學生們建立固定的聯系,今后在生活中能夠時常溝通。期待著志愿者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擴大北工商影響,加深學校與學校,學生與學生的聯系。
實踐團還開展了“聆聽革命故事,感悟紅色精神”紅色故事會,有幸邀請到韓村河中學退休語文教師楊興老師,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為同學們講述了三個發生在韓村河的真實故事,并提出了自己的感想。他希望大學生要不忘歷史,繼承并發揚革命精神。參會同學也都表示深受感染,受益匪淺。
紅色故事會結束后,實踐團又迎來了去年參加社會實踐的韓村河中學的同學們,作為“十鄉百村千人行”暑期社會實踐十周年紀念系列活動之一,食品學院實踐團舉辦了“難忘往昔,展望未來”座談會,在會上實踐團的同學們和往屆參與社會實踐的韓村河中學學生進行交流,大家迫不及待地詢問小伙伴們的情況,大家一起觀看了去年活動的視頻,回憶了在一起活動時發生的趣事。隨后實踐團的成員詢問了韓村河中學同學的學習近況,并為他們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座談會始終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最后大家還一起重演去年聯歡會上的節目,場面溫馨和感動。在會上,實踐團同學們還對去年的水質及噪聲監測結果做出了匯報,并提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及改善的方法。
兒童食品安全近年來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實踐團成員下午來到韓村河中學附近的超市、小賣部進行了調研。按照預先分組,同學們來到超市貨架前對不同的兒童食品進行拍照記錄,并利用課余時間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總結。希望能夠通過此次調研,發現兒童食品的不足,結合學科特點幫助孩子們更健康地成長。
五天的時光過去了,明天,實踐團的成員就要踏上歸程。我們不會忘記這群可愛的孩子,不會忘記這幾天在韓村河的生活。“學知識,長才干,做貢獻”,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加懂得了責任的意義,要將責任付諸行動,為祖國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
材機學院實踐分團:回憶感動你我 青春延續使命
不知不覺中,支教活動已經到了第五天,五天的朝夕相處,小老師和孩子們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分離的時刻也即將到來,孩子們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分離,快樂的氛圍中似乎多了一絲淡淡的不舍。
盡管有著不舍的氣氛,但并不影響學生們早上參加拔河比賽的熱情,他們都積極投入到了比賽當中,一個個生龍活虎,摩拳擦掌,要為自己班的榮譽盡自己最大的一份努力。小老師以及沒有參加比賽的同學也沒有閑著,要么幫隊員倒水加油,要么在一邊出謀劃策,“加油加油”、“一二一二”口號響徹整個操場,讓我們這些小老師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此次比賽,無論輸贏,大家都是好樣的,因為大家的心都團結在了一起,大家的情都交融在了一起。
上午,盧思鋒副書記、房山區教委副主任武玉章、材機學院黨總支書記王向東、副書記楊秀萍、副院長湯曉華以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了良鄉五中,親切慰問了實踐團成員,并參加了訪談會。從2005年開始到今年,我校“十鄉百村千人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開展了十年,十年風雨,十年磨練,材機學院也已經和良鄉五中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今天的訪談會中,我們邀請了前幾次支教的帶隊老師、支教學生以及雙方校領導參加,暢談他們對支教經歷的感受。其中給人感觸最深的是材料112班崔麗娜的發言,她是2007年作為良鄉五中學生參加了支教活動,后從良鄉五中畢業,考入了北京工商大學,而如今她也回到這里支教,因而對這兩所學校都有著無法言說的情感。“當我剛開始入學的時候,真的覺得這所學校很嚴,軍事化的管理,但就是這樣一所學校,使我進入高中和大學后,能迅速適應那里的生活,對我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說到這里,她已經泣不成聲了,場上的氛圍也變得異常溫情。場下不少同學也偷偷抹起了眼淚,不少學生仿佛回到了那個青蔥的歲月,那段塵封于心的美麗回憶,支教的小老師和學生們也感觸良多,因為他們的回憶正是我們現在的體驗,經歷過同樣的快樂,感受過同樣的悲傷,面臨分別時,同樣的不舍。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也會和他們一樣,在臺上分享自己曾經的經歷,這或許就是傳承,從學長、學姐、老師那里傳承經驗,再教授給下一批的學生,生生不息,共同描繪一幅美麗的畫卷。溫情中又充滿著驚喜,良鄉五中的耿遠以及我校志愿者許菁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盧思鋒副書記和房山教委副主任武玉章給她們帶來了驚喜,送上了生日蛋糕,全體同學唱起了生日快樂歌,一聲聲的生日快樂、一句句的祝福話語讓兩個孩子感動萬分,熱淚早已盈眶,心中滿是感激。歲月的腳步不停地流逝,我們的身影終將消失,但思念永在,傳承不斷。
受到同學們溫情的感染,盧思鋒副書記表示,當看到以前受到過幫助的同學如今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工商學子,心里十分寬慰。他相信,十鄉百村千人行的實踐活動是值得的,也是有意義的。在感悟這一溫情畫面的同時,盧思鋒副書記還對未來作出了暢想,他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強與良鄉五中的聯系與合作,讓工商學子和良鄉五中的孩子們都能夠從中獲益,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起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這一輪輪的正能量傳遞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盧思鋒副書記表示,通過支教活動,對于良鄉五中的學生們來講,讓他們在暑假與大學生接觸,提前得到了幫助,也堅定了他們考上大學的意向,開闊了眼界,加強了團隊精神。而對于大學生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這種實踐中所得到的責任感是在學校和家庭中體會不到的。他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怕勞累,不要抱怨,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隨后,武玉章副主任談到,通過工商大學志愿者們的支教活動,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工商學子以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促使孩子們更加熱愛學習,同時,也幫助他們更加堅定地去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他表示,希望與工商大學保持長期合作,建立長效機制,互惠互利,在幫助孩子們成長的同時也促進學校的發展。
中午,盧思鋒副書記一行來到食堂,關心同學們的生活狀況,并對他們這幾天的辛苦付出表示肯定,同時也對他們做出的成果給予鼓勵。
晚上七點,在所有人的期待中,匯報表演正式開始了。盡管只有五天的練習時間,但是孩子們的表演可以說得上是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激烈的辯論、搞笑的話劇、美麗的舞蹈、動人的合唱、精彩的二胡獨奏、氣勢磅礴的朗誦、英姿颯爽的武術、笑點連連的相聲……每個節目都凝聚了老師和孩子們的汗水和努力。看著表演的小老師們都是幸福的,因為我們都知道,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我們和孩子們用汗水換來的。這次匯報表演讓我們大家都更加的了解對方,讓孩子們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分離的時刻終將到來,這是一個傷感的話題,但更多的是收獲。無論對于小老師們來說還是良鄉五中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天的時間意義非凡。五天,不短不長,卻培養了我們,鍛煉了我們,升華了我們。五天內建立起的友誼將會是我們一輩子的回憶,五天里經歷的風雨將會是我們一生的銘記。
計信學院實踐分團:濃濃歡樂意 依依離別情
轉眼間計信學院實踐分團在佛子莊鄉實踐的日歷即將翻到最后一頁。7月9日,我們迎來了歡笑與淚水交織的一天。五天的實踐,那些感動與笑容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實踐團成員的腦海中,永不褪色。
幾天的相處讓支教組老師和孩子們培養出深厚情誼。今天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天,支教組老師和小學生們都格外珍惜,孩子們紛紛表達了對老師們辛苦教學的感恩之情,在黑板上寫上“老師,你們辛苦了”的感人話語。一句句稚嫩的文字,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一份份真摯的心愿,是對支教組這幾日所付出的辛苦最大的回報。午飯過后,支教組帶領著小學生們齊聚操場,進行了最后的一節體育舞蹈課。課上,小學生們展示了和小老師們學習的恰恰舞,每一個華麗的步伐,無不體現出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耐心細致和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真求知。支教組小老師箭鴿和訾萌萌在進行總結時幾度哽咽,表達了小朋友這幾天帶給她們的感動,也表達了對佛小支教日子的不舍。
宣傳組這幾日辛苦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一致的高度評價。每日每夜辛勤地工作,制作出了一系列以“攜手十年情,共筑青春夢”為主題的展板。展板分為三個部分“計憶十年,我們見證發展”、“計憶十年,我們抒寫感言”、“計憶十年,我們綻放笑顏”為主題,將學院十年來實踐團的發展情況與佛小的校舍變遷進行對比,實踐團成員們也紛紛寫下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悟,精心挑選并整理出十年來記錄下來的笑臉。
活動組為了給大家呈現一臺最精彩的文藝匯演,進行了一天的節目彩排。實踐團成員相聚餐廳共度這美好的一晚。五個小組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節目,有活力四射的團體操,有激情洋溢的現代舞,還有極具特色的B-box,其中穿插了有趣的“誰是臥底”游戲,整場表演精彩紛呈,大家掌聲不斷,餐廳里充滿了每個人的歡聲笑語,最后大家紛紛合影留念,共同紀念這次在佛小支教的最后一晚。
鮮花會枯萎,但紙花不會;紙花會褪色,但記憶不會。這次實踐活動就這么結束了,從踏上實踐征程的期待,到如今的依依不舍,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天,但我們收獲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時間不會靜止,但那些記憶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原諒時光,記住愛。
經濟學院實踐分團:青春夢想華彩篇章 犇騰經院奪目閃亮
7月9日,經濟學院實踐分團迎來了最忙碌的一天,雖然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但大家沒有絲毫的松懈。奮力拼搏,揮灑汗水,只為對得起自己的每一份付出,只為在這里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在經濟學院實踐團精心準備的運動與營養課程上,小老師們通過對運動與營養重要性的講解,引起了同學們對身體健康的極大關注,獨特的教學方式、經典的生活案例,無不蘊含著支教老師對同學們的關愛與期冀。
攝影課上,美麗的校園風光圖片,精彩的現場拍攝展示、詳盡的構圖抓拍技巧講解,激發了學生對攝影的濃厚興趣,并引導他們發現身邊的美景,培養對日常事務敏銳的洞察力。當展示到我校校園風光的照片時,孩子們紛紛贊嘆工商校園的美麗,一雙雙純真的眼睛、一張張對大學充滿期待的臉龐,都體現了孩子們對社會實踐成員工作的肯定、對大學的向往。
美術課上,從達芬奇、梵高、畢加索到鄭燮、徐悲鴻、齊白石,小老師帶著孩子們暢游繪畫的天地,介紹了不同色彩所表達的情感、色相、色彩的純度和構圖等基本方法。自由活潑的氣氛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奇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了中學生們對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藝術修養,讓藝術之花在短短的支教旅程中美麗綻放。
為了明天的匯報演出,每個人都在抓緊一切零碎時間排練,希望在匯報演出時將最好的自己呈現給大家。各個節目組負責人各司其職,兢兢業業。汗水浸濕了孩子們的衣襟,但他們熱情不減,力求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語句都盡善盡美。彩排時,他們用嘹亮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告訴我們,他們已自信滿滿,蓄勢待發!老師們也十分期待他們明天的精彩表現,為這么多天的辛勞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此外,實踐團成員在婁子水村進行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生調研,調查村民對核心價值觀的具體了解情況。在調研過程中,大學生發現村民對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公民個人層面的內容都有獨到的理解,村民的公民意識、國家意識都有很高的覺悟。這次社會調研不僅使實踐團成員體會到了基層群眾的偉大力量,也使村民更深入的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意義。
在這個特別的七月,經濟學院實踐分團的每位成員都在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澆灌著自己的夢想。轉眼實踐活動接近尾聲,但我們的熱情永不熄滅,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
商學院實踐分團:開展多彩活動 共譜活力青春
7月9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接近尾聲,實踐團支教文藝匯演彩排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經過為時五天的教學與排練,此次匯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系列文體活動與實踐拓展使長溝中學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此次彩排共有七個節目,每個節目分別由各班支教老師攜本班同學參演。簡潔明了的三句半、氣勢高昂的詩歌朗誦、活潑奔放的舞蹈、清麗動人的歌聲以及精彩絕倫的籃球賽,都十分吸引觀眾的眼球。其中歷史情境短劇最為別出心裁,實踐團成員以情景重現的方式為大家真實地演繹了抗戰時期的歷史場景,讓同學們對抗戰史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排演以一曲感人至深的合唱作為結尾,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幾位主要負責人對本次彩排簡要地進行了點評并提出中肯的建議,支教老師和同學們對此欣然接受,再一次進行了排練工作,改善了前一次的不足之處。
彩排歷時兩個小時,經過指導和修正,演出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孩子們的努力與支教老師們的認真負責深深打動了在場所有人。“我們會盡全力打造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很期待孩子們出色的表演,為5天的相聚留下美好的記憶。”實踐團成員姜漢如是說。
彩排結束后,大課堂老師韓群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回顧前幾天的工作,覺得‘累并快樂著’這句話用來形容我們的心情十分恰當,我們的付出在孩子們身上得到了回報,他們精彩的演出讓我們感到十分欣慰,希望孩子們明天能擺脫緊張的心態,為大家帶來一場完美的表演。”
長溝之行是一次愛與希望的播種,是一次心與知識的耕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參與社會實踐,是每一位當代大學生應當肩負的責任。十年行,長溝情,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創美好未來。支教接近尾聲,我們仍在路上
法學院實踐分團:慰問暖心田 匯演遞真情
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學校非常重視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工作。上午,黨委副書記盧思鋒、房山區教委副主任武玉章、團教工委副書記劉堯、法學院黨總支書記呂來明、副書記文四英以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石樓中學慰問實踐團成員并觀看了文藝匯演。
伴隨著記錄實踐團五天點滴生活視頻的放映,匯報演出拉開帷幕。演出分為春夏秋冬四個部分。春天,萬物生長,四季伊始,是活力的季節,也是探索的季節,寓意著實踐團的成員們走進石樓中學。在這十年間,成員們薪火相傳,摸索出了一條把專業特色與支教課程有機結合的道路。十二個姑娘們的開場舞蹈驚艷亮相,展示了這幾天艱苦訓練的成果,她們的熱情點燃了整場的氣氛。
夏天,是實踐的季節,團員們深入基層,普法、調研、教學,勾勒了一幅孜孜不倦、齊心協力的畫面。收獲,源自不斷的付出;成長,只因堅定的奮進。孩子們把第一次接觸的辯論搬上舞臺,激烈探討著“愚公是應該移山,還是搬家”。小辯手們雖然在現場有些緊張,但已初步具有辯論風范。同時,辯論使孩子們能夠創新自己解決矛盾的思路和方法,增強了他們的思辨能力。
秋是收獲的季節,小老師們帶領孩子們,收獲友誼,收獲知識,收獲追尋夢想堅定的心,共同期待著夢的怒放。悠揚的鋼琴聲中,實踐團成員和一名石樓中學的孩子帶來了原創詩朗誦——工商石樓情。舞臺上的他們,目光堅定,望向前方,鏗鏘有力的聲音回響在整個會場。
此次匯報演出中,畢業生法學103班張照天也來到了現場,分享了2011年和2012年他參與實踐活動時的經歷。一張張照片記錄著滿滿的回憶,盡管住宿條件很艱苦,但是收獲頗豐。同時,當時他支教所在班級的幾位學生也來到現場,與學長共敘往昔的溫暖點滴,他們還互相贈送了親手制作的禮物,感慨再次相聚。其實,實踐活動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孩子們與小老師們情誼的結束,孩子們當遇到問題時,時常與自己當初的老師進行交流溝通,他們,將是一輩子的伙伴。
石樓中學李國民校長對本次匯報演出表示十分滿意,對我校與石樓中學的長期合作表示肯定,同時也希望石樓中學的孩子們可以學習大學生身上的積極精神,刻苦學習,全面發展。
在觀看完匯演之后,盧思鋒副書記對此次實踐團成員的工作給予十分肯定,并對文藝匯演大加贊賞。他指出每一個節目的編排都可以看出是十分用心的,其中,他表示辯論是法學院的特色,在本次支教夏令營中將辯論的新思路、新理念帶給初一的孩子們,不僅彰顯了法學院專業特色,還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拓展了思維。他表示,通過辯論的形式能夠培養孩子們的思辨能力,踐行十八大精神,實現創新精神。普法活動能夠幫助村民們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學習到基本的法律知識,有利于維護自身權益。同時,成員們將十八大中提出的法律制度的改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們進行講解,有利于群眾路線的開展以及十八大精神的傳達。此外,他還表示通過支教活動,當代大學生可以將社會主義價值觀、積極正能量傳遞給初中生,提升他們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建立他們的是非榮辱觀;而在支教的同時,大學生們也能從中得到良多收獲,希望他們能傳播知識、傳遞愛并傳達正能量:這種雙贏的合作值得延續下去。
冬季不是四季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今天我們回首往昔,展望未來,期待著下個十年的再次聚首。在同一首歌的歌聲中,匯演進入尾聲,領導們與法學院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合影留念,“十年追夢·情系石樓”匯報演出完美落幕。
今天的我們滿懷激情,釋放工商石樓情,共創法制中國夢;今天的我們熱情洋溢,將快樂和祝福灑滿石樓中學的每一個角落。美好的時光總是無法忘懷,歡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支教夏令營已經接近尾聲,依戀不舍漸漸浮上心頭,無論怎樣,支教夏令營的小老師們都會站好最后一班崗,為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外國語學院實踐分團:領導慰問顯關懷 十年實踐起風帆
7月9日是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第五天,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和社團活動依次展開。下午,盧思鋒副書記、房山區教委副主任武玉章、外國語學院黨總支書記劉紅艷、黨總支副書記任金晶以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交道中學,親切慰問外國語學院實踐團的成員們。
實踐團為領導展示了“十鄉百村千人行”十周年紀念圖片展及紀念短片,一張張的照片、一段段的視頻,都承載著十年來我校支教的點點滴滴,照片里的志愿者專注的神情,視頻里的孩子們渴望的眼神,無一不讓人回想起那些年的時光。“十年路,工商情”,每一步都有同學老師們的努力付出,每一步都有領導政府的支持。在參觀后,盧思鋒副書記一行充分肯定了外國語學院十年來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努力與成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座談會上,外國語學院團總支書記張悅介紹了竇店二街村走訪調研、交道夏令營、福利院志愿服務以及圍繞十周年開展的紀念活動。隨后,外國語實踐團成員代表董麗卓和張博文分別就對房山區農村居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對大學生踐行價值觀的看法進行的調研,以及在交道中學暑期夏令營中開展的課程及社團活動的情況發表了個人看法及感悟。
盧思鋒副書記認真聆聽了實踐團成員的發言后,針對本次暑期社會實踐進行講話。他希望同學們能夠堅持投身實踐,多做貢獻,充分實現個人價值,全方面幫助暑期夏令營支教對象成長成才。通過雙方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將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中學日常教學的補充,充分利用外國語學院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長期對口幫扶。武主任在講話中提到房山區的基礎教育對于英語教學資源的迫切需要,重視英語教學,希望外國語學院能夠與對接中學長期合作,充分發揮英語專業優勢,助力房山區中學英語教學發展,并且鼓勵更多的英語專業大學生走進農村,走進基層,以實踐傳承優秀品質,展現大學生精神風貌,使雙方學生都能受益成長。
藝術與傳媒學院實踐分團:參觀走訪齊調研 分組實踐收獲滿
7月9日,藝傳學院的支教課程已經告一段落。今天,所有的支教同學分為三個小組分別開展了活動。
十五名支教學生在團總支書記徐亮和輔導員張倩的帶領下,參觀了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紀念館位于風景秀美的十渡風景區,同學們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走進紀念館,讓歷史的警鐘敲響耳膜,用先烈的功績撞擊心靈。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六十九周年。我們的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鋪就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平西人民抗日斗爭紀念館在原平西工作戰斗過的老領導們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于1992年3月26日正式開館。紀念館內陳展的每一張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催人淚下,難以忘懷的故事,每一件文物的深處都銘刻著平西人民永遠不受欺辱的民族精神。在參觀了烈士陵園后,同學們懷著沉重的心情深深鞠躬。參觀結束后的詩朗誦《人民必勝》,來表達對祖國人民的高度贊揚。
為了深入了解中學生的學習家庭生活,學院組織了學生家訪。初一一班的代理班主任張耀文帶領組員對學生王文奇進行了家訪。王媽媽熱情地招待了來訪學生,她告訴來訪學生,文奇同學在家里的學習需要督促,做完功課后會主動幫助父母干活,陪自己的弟弟玩耍。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里積極表現,主動代表班級為文藝匯演貢獻自己的力量時,王媽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媽媽還介紹了自己家里的經濟來源以及各種政府福利情況,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比較滿意。
與此同時,調研組的同學走上街頭,發放問卷,主要是為了解關于農村地區經濟類農作物種植與耕地保護情況。在調研過程中,同學們遇到了各種困難,如有些人不識字或對問卷內容不理解,大家都耐心的為他們解答,使調研進行得比較順利。隨后,調研同學將會對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希望能為農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志愿者們三路齊發,分別前往抗日英雄紀念館、走訪學生家庭、街頭調研,最后兵匯一處參觀了張坊宋遼古戰道。通過參觀古戰道,結合我國目前的國際形勢,同學們深切體會到在和平年代也不忘時時警醒,為國家安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