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此時,都是大學喜迎新生的日子,校園外車水馬龍,校園內喜氣洋洋,大學的生命從此得以延續,大學的活力由此得到激發。每逢此時,也是各位大學新生人生進入新階段,成長進入快車道的起點,新生們由此登上新征程,樹立新目標,付出新努力,取得新成績。每逢此時,我們也要懷著激動的心情,但卻以平靜的心情寄語新生,以此表達歡迎新生之情和導引大學生活之意。
一、要全面準確地認識大學
大學是任何社會中最前沿的組織之一,是人類創造性精神財富和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大學追求自由,崇尚科學,海納百川,堅持真理,樸實無華,歷經滄桑而不墮其志,風雨兼程而不失科學精神。以人為本、崇尚學術、追求卓越、與時俱進是大學文化精神中不滅的靈魂。學術方法、學術自由,履行責任、講究道德是大學的重要特征。
大學的魅力在于有大師、大家、大樓、大樹。所謂大師和大家是指知名的學者、專家、大學的領導者、教師群體的質量和素養。大師和大家們的學術水準和精神風貌影響著大學的生機和發展。大學教師既是教學者,也是研究者,更是激勵學生研究學習的召集者與引路人。他們以自己的熱忱開啟學生的心智,喚醒學生對人、對生活的熱愛,他們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所謂大樓和大樹是指大學的資源條件和人文環境。大學是一個充滿博大精深、寬厚豐廣的人文勝地,充滿著濃郁的文化魅力。大學里館藏豐富的圖書館、設備先進的教學和實驗大樓等,使大學充滿一種靈性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文化和智慧的熏陶。大學校園里不僅有美麗的環境,更重要的是有智慧之樹。研究高深學問,培養高級人才是樹干,包含眾多學科領域,提供多種專業教育是樹枝,集精神建構、思想創作、學術研究、理論探討、科學發現、技術發明、人才培養及服務社會于一體,形成碩大的樹冠。大學促進批評和反思,激勵新思想、新學術,獨創性地發現新的領域和新的規律,不斷向智慧和真理逼近。大學不僅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智慧,教給學生思維方法,讓學生探求知識,砥礪德行,養成健全的人格,這相對于專業來說更為“有用”,對學生一生從事任何職業以及獲得有價值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大學的魅力不僅在于保存與傳遞知識,不僅在于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整合與交融,更在于生機勃勃地創造和運用這些知識,以此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并延續和擴大人類文化的命脈,促進人類日新月異的進步,這是大學的根本任務。
二、用求新求變去筑夢大學
所謂求新就是要樹立新目標,增添新動力,再攀新高峰。所謂求變就是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學習方法,轉變生活方式。
樹立新目標就是要通過大學學習,做到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確保完成學業,具有基本的就業或創業能力。
增添新動力就是要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為報效國家,服務人民而學習;為感恩父母,幸福未來而學習。
再攀新高峰就是要積極準備報考研究生,爭取攻讀碩士學位或者出國留學,具有更強的創新創造能力。
轉變思想觀念主要是要克服三種思想傾向:一是入學后過分松弛,不求上進;二是嫌棄專業,蹉跎歲月;三是輕視體育,體質不強。要認識到大學不是可以輕松練成的,每年都有3%上下的學生不能畢業或不能獲得學位。要盡早和全面地了解所學專業的內涵、前景,做好職業生涯設計,在有限的大學時光中實現和提升人生價值。要高度重視體育,增強體質,從今年起,大學生體質測試不合格就不能畢業。
轉變學習方法關鍵在于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投入足夠精力,提高自學能力,善于利用教學資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尤其要重視學習數學,因為每年有不少學生因數學而補考。
轉變生活方式就是要適應集體生活和獨立生活。上大學是鍛煉成長的良機,要盡快融入集體,學會關心他人,嚴于律己,誠實守信。適應集體不妨先從打水掃地、遵守公德、講究衛生開始做起。獨立生活要注意經濟上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要適度參加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多種能力。要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
作為首都高校的大學生要具有首都意識,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立場,具有世界眼光,樹立遠大理想。要堅持理性愛國,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維護首都安全穩定。要充分利用首都資源,勤于學習,勇于實踐,敢于擔當,敏于創新,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扎實的努力去筑夢和圓夢。
北京工商大學是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的高等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工科特色鮮明、商科優勢顯著且工與商緊密結合的多科性工商大學。六十多年學校辦學成就輝煌,十萬畢業生奮斗在祖國各地和五洲四海,積極為祖國為人類的發展進步做貢獻。校友們的事業有成和社會影響為學校累積形成了巨大的形象優勢和發展動力。相信每位新生一定會以校友們為榜樣,在學校精心培育和老師全程關愛中,與師哥師妹們同奮斗共成長,學業有成,進步更大。
讓學校以你們為光榮,你們以母校為榮耀。讓我們一起共創首都輝煌,一起實現中國夢想。讓學校以你們為光榮,你們以母校為榮耀。讓我們一起共創首都輝煌,一起實現中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