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捷,女,北京人,1988年9月進入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輕工業(yè)學院)化學工程系生物工程專業(yè)學習,自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在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現(xiàn)任首都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快件處副處長,主要負責對首都機場口岸出入境快件貨物的檢驗檢疫工作,曾多次獲得本局優(yōu)秀公務員、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奧運先進等榮譽。
大學:人生中最懷念的美好時光
回憶起大學時光,伏捷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學校期間她做亞運會志愿者的“青蔥”歲月,她和同學們一起跑到亞運村的建筑工地植樹、清理垃圾、搬運渣土,帶著志愿者小黃帽照相也是她驕傲的“資本”;當年瘦弱的她還在體檢時多穿幾件衣服,為了參加義務獻血時體重達標,獻血后去小餐廳領取“小灶”開心地和同宿舍的人分享,如今她還珍藏著那本紅色的獻血證書,把它視做一段光榮歷史的紀念。
伏捷最難忘當年在“西小院”金工實習的日子,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親自操作著車床,真得做出過幾件簡單的工具,別提心里有多美了!在那兒,不僅學到了知識,還鍛煉了思考和動手能力,之后的工作某種程度上也受益于此。
當然在大學時,對于伏捷來說,友誼是她所收獲的最寶貴的東西。她說大學之前不曾離開過北京,但是上了大學,她卻一下子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走出去的機會也多了,廈門、四川、山東、新疆,她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大,心里不停地念道著一句古訓:“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她非常珍惜同窗好友間彼此的緣分,即便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畢業(yè)多年,她和同學們每年都會舉辦同學聚會,或者是一起出去旅游,重溫當年的學生時代,伏捷不是倡導者就是熱情的參與者。
“大學是我人生中最懷念的美好時光,”伏捷說,“盡管生活和教學設備比不上現(xiàn)在,但是那段純真質(zhì)樸的時光,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
勿疏小善,方恢大略:成就正能量人生
在交談過程中,伏捷提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正能量”。她認為不論是生活、工作,還是交友,都要充滿正能量,只有我們自己充滿正能量,才能生活在陽光之中,才會變得開心,才會感到幸福,一切不如意才能迎刃而解。
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是一份十分艱巨且辛苦的工作,眾所周知,2009年的甲型H1N1防控工作,是他們執(zhí)法把關、服務人民的最突出事例,當年的首都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曾站到人民大會堂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頒獎。當然,這里面也有伏捷的貢獻——當時伏捷在信息組工作,不但承擔著甲型H1N1防控工作中所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匯總、分析和上報工作,同時還負責所有經(jīng)排查和流行病調(diào)查旅客個案資料的存檔工作。為了確保及時無誤地完成這項繁瑣的工作,她的付出難以想象,幾乎舍棄了自己的家庭。伏捷的愛人由于工作原因經(jīng)常出差,自從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甲流的防控工作以來,就只能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給生病在家的長輩照顧,接送孩子上幼兒園也只能求鄰居幫忙。當時她的孩子面臨升小學,而她根本就沒有時間提前聯(lián)系孩子入學的事宜。 她的同事告訴記者,長年來,伏捷對待工作都懷揣著一顆充滿責任感的心,不管事情多大,也不管事情多小,她都認真對待; 2011年10月,她憑著自己的學識、工作成績,長年的堅守和不懈的努力,還有領導和同志們的認可,一舉競聘成為首都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快件處的副處長,負責所有從首都機場口岸出入境快件貨物的檢驗檢疫工作。
我是“幸福”小姐,我過精致人生
伏捷告訴我們,在朋友圈里,大家稱她為“幸福小姐”,簡稱“福姐”,又正好與“伏捷”諧音,她則當然是欣然接受了,而在記者的眼里,這個名字真是起得再恰當不過,這是她性格的體現(xiàn),是她人生的總結(jié),更是她精致人生的詮釋——她喜歡讀書和旅游,她說讀書是一種享受,“書籍能帶給我們巨大的力量,而走出家門看看世界,才能以更加寬廣的心態(tài)去生活”。她還經(jīng)常會在工作空余的時間做做運動,和朋友家人組織一些小型的聚會,充實工作以外的生活。她說生命中不應該完全是工作,還應該有生活。
她告訴記者:“人只有把自己的生活過精致了,你身邊的人、事、物自然會越來越好,愛笑的人運氣是不會差的。”
在和伏捷接觸的過程中,她的生活態(tài)度很年輕、很時尚。她一再強調(diào),自己之所以愿意接受采訪,絕對不是要告訴別人她有多成功,而是想要跟更多的人,尤其是工商學子們分享一下她的人生經(jīng)驗,希望能對別人有所幫助。
在采訪的最后,記者問到伏捷對母校有什么話要說的時候,她收起了之前跟我們嬉笑的語氣,認真地說:“其實,對那個曾經(jīng)陪伴我走過四年青春飛揚生活的北京工商大學,我至今是那么的留戀,畢業(yè)二十一年了,只要有機會,校友或者同學來北京,我必定會帶他們回去看一看,更準確的說是我想回去看看,物是人非,曾經(jīng)的記憶越來越模糊,每一次在那些依稀尚存過去時光的地方,比如圖書館、比如宿舍樓、比如禮堂、比如‘三大’,我都會駐足,那時候,時光倒流,我仿佛依舊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