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終審決賽圓滿落下帷幕。北京工商大學摘得主賽道特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紅色專項賽道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揭榜掛帥賽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獎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獲獎項目質量創歷史新高!
本屆“挑戰杯”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貴州大學承辦。以“科創筑夢,挑戰未來”為主題,貫徹“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理念,有機融合紅色、科技、青春及貴州元素,搭建主體賽、“揭榜掛帥”專項賽、紅色專項活動、“黑科技”展示活動有機組成的“1+1+2”的賽事整體架構,吸引了全國2000多所高校、40余萬作品、250多萬學生參賽,經過評審,344所內地高校的690件作品,9所港澳地區高校的23件作品入圍全國決賽終審答辯。
林星翰,劉津秀等四位同學的項目《精細入微,穩如磐石”——面向超精超穩成像衛星的附著式角振動主動抑制系統》(指導教師:黃志剛,郭克友,李剛),奪得主賽道特等獎。本項目發明了附著式角振動主動抑制系統,解決了高分辨率衛星因角振動而難以實現高精高穩成像的痛點,能夠在復雜空間環境下提供高質量圖像。
項目創新點為:發明了新型附著式電磁力偶高精度力矩生成裝置;自主研發了一種極微弱振動信號精密提取方法;首創了長期免維護的自適應智能振動控制方法。目前已完成用戶測試,建立與衛星研制部門合作,已投入工程研制,具有重要國防和社會應用價值,前景廣闊。
同樣獲得主賽道特等獎的還有龔玨、楊希寧等八位同學的項目《生物降解塑料在餐飲行業中應用推廣的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研究——以18個塑料污染治理典型城市為例》。(指導教師:李剛、翁云宣、馬思瀟)該項目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針對全國18個城市中的生物降解塑料的應用現狀進行調研。通過查閱文獻、問卷調研、實地走訪與線下訪談的數據總結,進行量化研究及質性研究,從三個維度、五類主體了解生物降解塑料在餐飲行業的應用現狀,補充市場視角下其合理化的評價體系與方法。項目提出“生物降解塑料動態成本分攤系統”,對提升生物降解塑料使用率得出結論與建議,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北工商力量。
自2022年8月起,我校全面啟動“挑戰杯”相關工作,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校黨委副書記李中奇全程指導并前往比賽現場督戰。在相關部門和各學院的緊密合作與全力支持下,邀請行業專家進行項目評審、指導輔導,從申報書的精雕細琢,到視覺呈現的精彩演繹;從激烈的答辯技巧培訓到得體的禮儀展示等,確保了全程指導培訓的質量與效果。本屆“挑戰杯”競賽緊扣我校務實創新的科創氛圍,借助校內“科創杯”創新創業大賽的強大平臺,學校團委深入開展全校范圍的大型講座5余次,專項輔導32余次,共吸引全校學生3538人、教師459余人參與。
此次大賽我校共193支隊伍獲得市級獎項,其中主賽道總計3支隊伍入圍國賽答辯,并在國賽中摘得主賽道特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紅色專項活動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揭榜掛帥”專項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獎項目數量、質量均創歷史新高!這些成就不僅是對參賽團隊努力的肯定,也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光榮的“里程碑”。
北京工商大學將繼續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助力更多學生實現夢想和個人價值。依托優勢學科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科研能力、科學家精神,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舞臺和專業指導,在更多的科技賽場上取得驕人成績。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北工商學子將不負韶光,在“挑戰杯”的舞臺上昂揚青年斗志,揮灑青年力量,為學校“雙一流”創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