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我校召開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2023年度會議(第九次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龐國芳出席并主持會議。校外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威教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王迎春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孫利民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農業信息獲取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朱德海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高動態導航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蘇中教授,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杜軍平教授,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機器感知與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袁曉如,北京工業大學先進信息網絡北京實驗室副主任賈克斌教授出席本次會議。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黨委書記何猛、院長許進,執行院長李海生,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誼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總結實驗室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謀劃未來的發展規劃。
許進首先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認為食品安全與數學特別是組合數學優化模型、基因工程、大模型理論等關鍵技術息息相關,學院204位專職教師要從各種角度和食品安全與大數據技術結合起來。何猛代表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感謝各位專家一直以來對重點實驗室建設給予的指導、幫助和支持,簡要回顧了重點實驗室以往取得的成績,并對新組建的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基本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介紹。陳誼詳細匯報了重點實驗室2022年實驗室工作情況。包括實驗室定位、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匯報了2022年度實驗室發表文章情況包括代表性論文,以及實驗室獲獎情況。并進一步匯報了2023年的進展,包括系統科學博士后流動站獲批、全球食物動態感知研究中心的成立等。最后匯報了開放課題執行情況,并提出了重點實驗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給出了未來的愿景。
學術委員會各位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肯定了重點實驗室取得的成績,并一一為實驗室的未來發展方向和規劃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學術委員會主任龐國芳院士進行了總結點評,他肯定了會議的舉辦效果,感謝大家提的建議,肯定了我校在食品科學等領域的成果,肯定了重點實驗室在學科建設、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國際合作等方面成績,并提出鼓勵實驗室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深入研究、多出成果。
李海生表示重點實驗室要認真總結專家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研討具體落實方案,學院全力支持配合相關工作;重點實驗室要結合學院優勢,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多出原創性的科研成果,為解決北京市國計民生重大關鍵問題提供人才培養和技術支持。
參加本次會議的還有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孫曉榮、副院長趙峙堯,蔡強教授,劉翠玲教授以及重點實驗室各方向相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