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學院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逐步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藝術與傳媒學院扎實推進“春風行動”和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多措并舉共促學院良好學風,以進一步提升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為實現優質就業奠定基礎。
學業分析各負其責,扎實推進學風建設
開學初兩周內,各班圍繞學風建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召開了主題班會,學生主動匯報學期成績并進行自我剖析,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總體成績、具體科目和學生不及格科目進行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解決方案,并向學院提交班級學業分析報告。
各年級輔導員走進課堂落實聽課制度,對48名學業困難學生進行逐個深度輔導談話,督促學生填寫《個人培養計劃核對表》,幫助分析不及格原因和提出解決措施,并聯系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溝通反饋學生在校表現,希望家長配合學校加強監督管理。
針對專業特點,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大廣賽”、“學院獎”等學科競賽,鼓勵專業教師通過指導比賽提升學生的專業興趣,以及對專業發展前景的認知,進而激發內在學習動力。
交流研討加強溝通,共同優化育人環境
4月15日,學院在阜成路校區召開學風建設暨就業實習基地研討會,學院領導班子、包括班主任在內的全體老師和輔導員參加會議,會議由黨總支副書記楊艷萍主持。
研討會上,各位輔導員就本年級學生整體學業情況和各班級具體狀況進行了分析匯報,通報了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績點低于2.0情況、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考研出國意向等,逐個分析了重點班級、重點科目,并對學業困難學生成績和平時表現,結合學分績點、補考科目分布等數據,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下一步幫扶措施。
對照學校整體水平,楊艷萍對學院學生近三年的學業、就業等進行了數據圖例分析,指出由于學院學生和專業特點鮮明,目前學風中存在的問題,希望全院齊抓共管、教學聯動,通過專業教師嚴格課堂教學管理,班主任和輔導員做好思想引導和溝通協調、及時反饋等,推動學風建設。同時,她對近期相關工作進行了安排,強調重點關注畢業生清考和就業,低年級學生課堂出勤、實習和學科競賽等。
院長羅子明對學生工作隊伍的工作匯報進行了肯定,強調學風建設需要專業教師、學生輔導員和教務管理人員形成合力,共同努力,要求班主任和專業教師對學分績點低于2.0的學生進行重點幫扶。各班主任就本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討交流,并提出了解決思路和具體建議。
設立英語角和學業輔導站,學業互助幫扶常態化
通過學業分析和數據統計,發現學院學生存在困難的共性問題后,學院積極努力利用有限的條件在藝B樓小廣場設立了“藝術與傳媒學院英語角”,組織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帶動同學們每天早晨7:30-8:10進行英語晨讀,通過共同學習交流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成績。
同時在藝B-311教室專門成立學業輔導站,安排成績較好的學生黨員和團學骨干輪流值班,組成專業興趣小組,進行學習互助幫扶。為營造宿舍良好學習氛圍,還對學生黨員劃分責任區,將學習幫扶延伸到宿舍。由此,使得學業互助幫扶進入常態化。
就業實習基地建設穩步推進,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院2014年底至今共建立8個就業實習基地,覆蓋了各專業方向,為了解各實習基地建設最新進展情況,在寒假走訪的基礎上,學院近日專門組織各系主任和就業基地項目負責老師進行了階段性小結。通過老師們的匯報交流,可見目前各基地運行情況良好,除了簽署實習基地協議掛牌運行外,都已安排以應屆畢業生為主的學生分批到就業基地實習實踐,并按要求填寫了《藝術與傳媒學院就業實習日志》,對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楊艷萍總結了學院就業基地的建設情況,說明了評估驗收要求及新增就業實習基地的申請條件。同時,也與老師們交流探討了基地用人的跨專業要求和有效管理等。教師們認為,通過這些校外專業實踐平臺的實習實踐,學生在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既明確了學習方向和職業發展目標,又增強了學習動力和綜合素質,普遍反響良好,希望能形成長效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學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