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黨委常委、副校長、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徐丹丹帶隊赴北京市慈善協會交流座談。北京市慈善協會會長溫慶云接待徐丹丹一行。座談會由北京市慈善協會副會長蔡雙主持。
徐丹丹從學校發展歷程、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等方面介紹了學校辦學情況。她感謝北京市慈善協會2011年以來通過“愛心成就未來”助學項目,資助我校本科生630人次,資助金額總計189萬元。她談到,北京市慈善協會30余年來開展助老、助學、助殘、助醫和應急救助等救助項目,并發起了“共產黨員獻愛心”“書畫義拍義賣”“大型公益演出”和“企業專項慈善基金”等募捐項目,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慈善工作體系,發揮了社會保障補充作用。希望未來雙方在“愛心成就未來”助學項目繼續開展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接交流,深化在學生資助、志愿服務、實習就業、服務北京、慈善事業研究和專業培訓等多領域的合作,并積極與北京市慈善協會會員企業開展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實現共贏、共建和共享發展。
北京市慈善協會協同工作部副部長何彥軍介紹了北京市慈善協會、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北京市慈善基金會的基本情況,詳細闡述了“愛心成就未來”助學項目開展情況。我校辦公室主任、教育基金會秘書長王曉華對北京市慈善協會表示感謝,希望結合學校特色,深化拓展資助項目,打造學校和協會良好合作慈善品牌,在高等教育領域起到示范作用。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郭新愿介紹了學校研究生資助工作開展情況,希望探索拓展研究生創新創業、科學研究等資助項目,深化產學研合作,給學生成長搭建更為廣闊的平臺。學生處副處長許峰介紹了學校“1234”學生資助育人體系及資助動態調整機制研究成果,提出了解決“資助不足”和“資助過盈”、提升資助精準度和覆蓋面的意見建議。與會雙方就可能開展的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溫慶云作總結講話,對北京工商大學一行到訪北京市慈善協會表示歡迎,并明確了雙方未來可以進一步探索合作的事項和路徑:一是繼續原有資助項目,并進一步挖掘和拓展雙方新的合作契合點;二是借助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平臺,增強雙方間的協調配合和調度;三是利用“99公益日”等重要活動契機,聯合開展慈善品牌項目;四是合作共建志愿者隊伍,學校在重大項目、重點活動中給予志愿支持;五是進一步探索學校和協會合作新模式,考慮合作開展義田項目,共同助力鄉村振興;六是積極為學校與會員企業牽線搭橋、推動合作,實現共贏。
北京市慈善協會綜合部部長崔東杰、項目部部長邵然,我校教育基金會馬丹紅、王鑫鑫參加了此次交流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