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數字經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承載,城市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數字經濟如何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此,我校于12月30日與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聯合主辦全國首屆“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凝聚政產學研各方才智,共同探討我國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破解之策。
本次論壇上,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發布主題報告,來自國家政策研究機構、國家信息中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舉辦商科數字化轉型專題院長圓桌對話,全經聯、藍卡健康等創新企業家分享了數字化創新實踐案例,高校、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企業各界等500余人線上參與論壇。論壇由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國際經管學院和經濟學院承辦,商學院、電商物流學院和法學院共同協辦,湘西州人民政府、北京市密云區經信局、北京亦莊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團、全經聯產業加速器等多個地方政府、產業聯盟、創新企業予以支持。論壇開幕式和主旨演講環節由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敏華主持。
劉敏華代表舉辦方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發表了系列講話。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次論壇的舉辦旨在探究我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破解之策,為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提供各方智慧。
學校黨委書記黃先開在致辭中指出,數字經濟飛速發展,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城市數字化發展是我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前提,是我國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培養高水平數字化人才,培育高水平數字化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北京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是北京工商大學的實現商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標。北京工商大學堅持積極融入和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將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為主線,緊緊抓住數字技術創造的巨大機遇,全面推進商科數字化轉型,創新培養數字化人才,為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和數字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磊在致辭中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數字經濟對世界經濟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各國人民福祉,乃至人類文明進程都產生著深遠影響,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北京作為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中國數字化發展進程中,始終擔當著創新引領者和產業先行者的角色。北京正步入新時代首都發展的新階段,堅持國際一流、首善標準,積極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樣板”,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塑首都發展典范,希望各界深入參與北京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
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總經理楊志剛在致辭中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深入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也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廣闊空間,如何把握數字經濟帶來的時代機遇,成為各大城市關心的問題,希望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共同研發城市數字發展指數,推進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在致辭中談到,數字時代,伴隨著數字文明的興起,要站在時代的高度、文明的角度來審視城市發展,通過數字賦能重新定義城市發展模式。現有城市發展模式有大量工業時代的“痕跡”,面臨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是城市發展的“關鍵變量”,通過數字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是“根本路徑”。
在主題報告環節,我校國際經管學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葛紅玲作題為《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基于北京及36個城市的研究評價報告》。圍繞本次論壇主題,葛紅玲教授結合團隊經過一年多研究完成的《北京數字經濟發展評價報告2022》及系列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解讀。《報告》對城市數字化發展進行了多維度、深層次的研究,構建了城市數字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深入分析了北京及全國36個城市數字化面臨的重大課題,動態反映了我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實際,旨在為我國城市數字化發展提供啟示和參考。《報告》認為,高質量發展是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開展高質量發展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是高校和與會各界的使命責任。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內涵與數字化發展高度契合,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路徑和方法,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伴隨著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的加速轉變,城市發展邏輯、產業聚集方向、城市競爭的關鍵要素等發生顛覆式改變。以數字技術為基礎支撐、以數字經濟為發展引擎、以城市數智化為運行基礎、以數字社會建設為方向、以數字政府為服務保障、以人為中心的新型數字經濟城市將成為數字時代城市發展的新方向。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和城市創新發展引領了前沿方向。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和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舉行了簽約儀式,雙方就聯合研發中國城市數字化發展指數達成合作協議。
在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榮譽顧問、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認為,綠色化、數字化、城鎮化是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三大引擎。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要以數字化帶動綠色化、城鎮化,把數字經濟推廣應用到能源和生態環境的各領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仝海威表示,數字經濟是對經濟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改造,需要政府、企業、居民多方協作。城市是承載數字產業集聚的關鍵區域,也是數字技術、數字產品和場景研發應用的“試驗平臺”,要依托城市場景孵化,打造標桿工程;要加強數據資源應用,促進產業互聯融合,要強化企業主體培育,深化制度政策改革創新,要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全力推進標桿城市建設,為新時代首都發展做出新貢獻。
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指出,隨著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攀升,智慧城市建設對醫療、交通、物流、金融等領域的發展具有明顯帶動作用,對數字經濟目標實現具有支撐作用。新一代信息技術ABCDIS5G與BMW為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技術底座,新基建引領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發展,數據要素理論將在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實踐中大放異彩。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數字經濟2.0,使智慧城市面臨新發展環境。
學校副校長龔六堂建議,京津冀地區應完善數字經濟產業鏈,提高制造業數字化水平;發揮北京人才資源樞紐、高新技術中心作用,促進數字經濟人才在京津冀地區流動,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保持人才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民營經濟數字化,鼓勵民營企業發展,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沈體雁認為,北京作為全國首都,需要帶領京津冀和北方地區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北京具有打造世界軟件之都的獨特優勢。把握數字產業集群發展規律,選準首都特色數字產業集群,規劃北京成為世界軟件之都。
中國城市科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方明從城市“社區”角度提出數字經濟發展新思路,他認為,數字化服務是社區空間的靈魂,數字化服務和社區建設要融為一體。未來社區是數字社區的方向,社區建設將迎來完全嶄新概念,將是一個革命性的提升,將給我們傳統的社區建設和數字技術的研發應用帶來無限的機會和挑戰。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何偉建議,基于北京數字產業特征,把握技術更迭、融合創新、協調發展機遇,筑牢數字技術產業創新優勢,夯實數字化轉型示范引領優勢,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創新高地。
在院長圓桌對話環節,圍繞“商科數字化轉型如何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討論。學校黨委宣傳部部長兼經濟學院院長倪國華從學理出發,分析了數字賦能的理論基礎,認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提升人力資本并完善制度供給,商科數字化轉型對于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和完善制度供給將起到支撐性作用;研究生院院長兼商學院院長毛新述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多維度的,涉及國家、地區、城市等多層面,企業、高校等多主體。就北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通過“五子聯動”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校要從建設數字化數字隊伍、優化課程體系、加強踐環節、數字化平臺建設等多方面開展商科數字化轉型;國際經管學院院長詹新宇提出,城市高質量發展要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個方面全方位度量,商科教育數字化轉型重在建立新專業群、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開展課程創新、教育模式創新等;電商與物流學院院長莫立坡認為,高校商科數字化轉型中,教師數字化思維和數字技術不足,數字化平臺和數字化管理有待提升,數字化課程和數字化實踐匱乏,團隊的數字化科研和數字化成果分散。要培養與引進并重,組織和引導商科學術數字化研究;法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陳敦提出,數字經濟要發展與規范并重,打造良好的數字環境,界定數據權屬和流通的性質,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制度支撐,明確人工智能應用的責任和規則,營造數字營商環境。圓桌對話主持人、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呂素香在總結中指出,培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永恒的使命。探索商科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時代商科教育主動適變、內涵發展的必然選擇,希望同學們多渠道提升數字化相關素養和能力。
在案例分享環節,北京亦莊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顏敏講述了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的創新實踐及思考,全經聯未來道路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通宜嘉云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會見分享了數字化如何賦能城市道路管養創新的實踐案例,藍卡健康集團創始人于浩波介紹了藍卡健康從數字醫療到數字家庭、數字社區的嬗變之路,新世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炳超圍繞數字社區進行了分享,全經聯產業加速器執行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段與楊分享了城市公共資產數字化運營創新實踐的相關案例。該環節分別由數字經濟研究院副秘書長方盈贏副教授和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惠璇主持。
學校國際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郭毅作總結發言,認為本次論壇凝聚了各界專家學者的真知卓見,來自于業界不同學術背景以及不同實踐場景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關于數字經濟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前沿趨勢和最新成果,產生了既有理論深度和學術價值、又有政策高度和實踐落地的研討成果。論壇進一步凝聚了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思想共識,也激勵與會同仁為數字經濟助力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