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來臨,天氣初暖乍寒,冷熱變化無常,是呼吸道等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在人與人間傳播能力很強,積極防控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比有效的治療更為重要。為此,校醫院提醒全校師生要做好春季的疾病預防。
一、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呼吸道傳染病常見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腦、肺結核等。主要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密切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癥狀: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
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發生變異,可引起反復感染發病。
(二)麻疹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凡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接觸后90%以上均會發病,1-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人的眼結膜、鼻、口、咽等處的分泌物(如眼淚、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著麻疹病毒。
主要癥狀:麻疹的潛伏期為10-11天,開始時癥狀像感冒,但同時出現眼紅、眼皮發腫、流淚、怕光、打噴嚏、咳嗽等更嚴重的癥狀。第4天起從耳朵后面開始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內皮疹遍及全身,隨后疹退,脫屑。其他癥狀也逐漸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嬰幼兒,但由于麻疹疫苗的廣泛接種,發病年齡有后移趨勢。
(三)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極易在學校中發生流行。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癥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后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干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四)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感染。
主要癥狀:最初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隨后病人突然高熱,體溫可達40℃,頭痛、嘔吐反復發作,早期皮膚上可見出血點或淤斑, 1-2日內發展為腦膜炎,高熱持續不退,頭痛劇烈,頻繁的嘔吐,伴有驚厥,甚至出現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兒童發病率高。
預防措施:免疫接種是預防流腦的主要措施,接種對象為1-15周歲兒童。
(五)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
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陽性或者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主要癥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機體對結核菌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如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塵(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陽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體是重點人群。
預防措施: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強鍛煉,保證充足的營養。其次,應注意房間通風,避免與已確診的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
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以下幾點:
1.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不要過早地脫去冬衣,必須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
2.常開門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盡量少到空氣不流通、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去。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保持教室、寢室的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作息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調節人體各種機能,提高免疫力。
5.合理安排好飲食。多喝熱開水,多吃新鮮蔬菜、豆制品、魚蝦蛋類等食物,從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6.切莫諱疾忌醫。由于許多呼吸道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癥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特別是有發熱癥狀,應及時就醫。
7.發現呼吸道傳染病人,要及時隔離、治療,并報告當地衛生防疫部門,以便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二、傳染性結膜炎的預防
傳染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病。可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該病全年均可發生,以春夏季節多見。
紅眼病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接觸病人用過的毛巾、手帕、洗臉用具、電子游戲機、電腦鍵盤等。常可在學校廣泛傳播,造成暴發流行。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本病的關鍵。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等。
三、花粉過敏
春季到來,各種花卉爭相開放,有過敏體質的人會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哮喘以及蕁麻疹等,這就是接觸某種花粉后引起的過敏反應。因此,這些人應盡量少賞花,外出時要戴口罩、墨鏡等,以減少接觸花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