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西南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共同發起,并由我校經濟學院具體承辦的“第一屆家庭金融研討會”成功召開。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家庭金融、信貸與脆弱性”,會議得到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的學術支持。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教授致開幕詞。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新加坡等9個國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多倫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金融學院等43所高校的140余位學者投稿。經論壇學術委員會嚴格評審,最終邀請29篇入選論文的作者參會研討。
大會分為開幕式、主旨演講、分論壇報告三個環節。開幕式和第一部分主旨演講由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國華教授主持。美國明尼蘇達大學Joyce Serido教授(在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尹志超教授做主旨演講。第二部分主旨演講由經濟學院執行院長詹新宇教授主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吳衛星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Rawley Heimer教授(在線),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教授做主旨演講。
郭建華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參會表示誠摯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介紹了北京工商大學和經濟學院的基本情況,強調了召開本次研討會的現實背景及其重要意義。他希望本次會議可以促進家庭金融學者們探討交流,增進對家庭金融問題的理解和認知。
甘犁教授分析了中國家庭收入分配格局持續改善,以區分工作年齡段和退休年齡段人群作為再分配研究的新視角,指出應重視工作年齡段人群的保障,優化現有保障項目,降低工作段人群的繳費負擔,增加保障項目,調整老年人保障性支出結構。
尹志超探討了中國家庭經濟風險問題,認為其主要表現為財務脆弱性、貧困脆弱性、破產風險,呈現區域和家庭特征異質性。指出共同富裕背景下要高度關注家庭經濟風險問題,尤其需要關注農村地區、四五線城市、人力資本較低和就業穩定性較差家庭的經濟風險。
倪國華代表論壇組織委員會表達對嘉賓學者們的熱烈歡迎,介紹了會議的組織過程和征稿情況。作為第一部分主旨演講的主持人,他指出此次研討會匯聚了國內家庭金融領域的學者,是專業領域的小規模、高質量研討會。詹新宇作為第二部分主旨演講的主持人,感謝與會嘉賓學者對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承辦第一屆家庭金融研討會的信任與支持,并分享了學習各位嘉賓主旨演講的心得體會。
吳衛星總結了我國在減貧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分析現有反貧困政策的基礎上,實證討論了駐村幫扶這一特殊舉措對家庭資產負債表的影響。發現駐村幫扶提高了家庭資產水平,但也提高了家庭負債水平。不同的是,駐村幫扶對高收入家庭負債的影響要高于低收入家庭,而且隨著駐村幫扶的結束,家庭債務水平將出現相對下降。還發現,大學生村官能夠提高居民的金融素養,促進農村家庭更加合理地配置家庭資產。
易行健從學術思想史、經驗證據與政策思考角度探討了我國財富不均等與共同富裕問題,提出規范財富積累機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六點思考,主要包括平穩做大做強實體經濟,保障財富積累的可持續性;加強頂層設計,建立規范財富積累機制的制度框架;促進財富創造與積累機會均等化,努力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等政策建議。
23日下午,第一屆家庭金融研討會舉行平行分論壇,該環節由四個線下分論壇和兩個線上分論壇組成。與會嘉賓學者就各自關注的家庭金融問題在各分會場展開了深入探討。
分論壇一由甘犁教授擔任主席,并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王正位主持。上海交通大學董兵兵報告題目為《住房價格與消費支出》,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說明購買住房資產的成本對家庭類型的影響。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張笑語報告題目為《促使消費者對信貸限額上調做出反應的原因》,討論銀行信貸供給如何影響消費。北京工商大學梁藍心報告題目為《個人所得稅改革能否刺激家庭消費》,探討了如何有效拉動居民消費需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嚴雨報告題目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家庭金融風險承擔》,評估了中國寬帶接入對家庭風險承擔行為的影響。本場點評人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吳夕、華中科技大學甘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杜鵬程和北京大學沈吉。
分論壇二由吳衛星擔任主席,并由西南財經大學牛耕教授主持。北京大學郟彬的報告主題是《預期回報沖擊與投資組合再平衡》,探討了預期回報和投資組合再平衡之間的關系。北京物資學院吳錕的報告《非認知能力與中國家庭財務脆弱性》,指出戶主的非認知能力可以顯著降低家庭財務脆弱性的概率。中央財經大學馮宜強的報告《互聯網使用與家庭金融市場參與》,指出互聯網使用對經濟發達地區家庭和較富裕以及教育程度較高家庭的金融市場參與影響更顯著。浙江工商大學邱偉松的報告《網上購物對中國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響》,顯示出網上購物的家庭有更高的可能性出現財務脆弱。北京工商大學張旭陽的報告《臨時提高信用額度是免費午餐嗎》,剖析了臨時提高信用額度的影響。本場點評人為南開大學賀佳、西南財經大學牛耕、北京大學張宇、武漢大學周洋和北京大學高明。
分論壇三由易行健擔任主席,并由四川大學李江一副教授主持。青島大學呂學梁在報告《數字鴻溝與家庭投資組合效率》中指出,數字鴻溝通過抑制金融信息獲取和強化家庭流動性約束。山東大學姚健的報告《已婚婦女勞動參與與家庭經濟脆弱性》顯示,已婚婦女通過勞動參與降低家庭財務脆弱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田歌然的報告《中國老年人消費行為》,探討了老年人在消費類別和信貸工具使用上與年輕人有較大差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岳亦芳報告《家庭負債對中國女性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指出家庭負債減少儲蓄、增強就業動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劉嘉怡在報告《信用卡、風險應對與家庭金融脆弱性》中提出,信用卡使用可通過家庭創業、勞動參與等途徑減輕家庭財務脆弱性。本場點評人為四川大學李江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田歌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徐佳、青島大學呂學梁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張琳琬。
分論壇四由尹志超擔任主席,并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浩主持。南開大學張云齊報告《BAPCPA與住房投資》指出,實施BAPCPA后住房投資支出增加。四川大學李曉報告《家庭金融資產組合的數字化金融能力與效率》,指出數字金融能力提升家庭投資組合效率。中央民族大學閆竹報告《金融科技對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緩解作用》,指出金融科技能夠緩解我國家庭金融脆弱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程歌報告《安全偏好與家庭財產分配》,認為家庭風險厭惡與房地產資產比例正相關。山東財經大學康瀟報告《互聯網金融參與對非農就業的影響》,顯示互聯網金融可促進農村非農就業。本場點評人為上??萍即髮W張亞佩、中央民族大學閆竹、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趙海東以及中央民族大學陳雪嬌。
本次家庭金融研討會通過搭建交流學習平臺,匯聚國內外家庭金融學者,深入探討了家庭金融領域諸多重要研究問題,有效促進了家庭金融領域學者的互鑒互動、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