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作為2024“‘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的重要活動之一的“中軸線文化遺產大講堂”走進北京工商大學主校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文物騰退部部長、二級巡視員馬晨受邀為師生帶來題為《禮樂交融與北京大柵欄》的專題講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寇紅江主持并講話,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辦公室外聯部李丹陽,學校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倪國華及商學院130余名學生參加活動。
寇紅江在主持中談到,作為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主辦的“‘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26所參與高校之一,我校自活動啟動以來,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精心設計載體平臺,目前已陸續開展了“青春拍客秀”“走進博物館”“走進北京互聯網法院”等活動,受到同學們的歡迎,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次“中軸線文化遺產大講堂進校園”,是“‘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希望同學們通過講座,充分了解中軸線文化遺產知識,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與歷史自覺,自覺做中軸線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者、繼承者和傳播者,推動以北京中軸線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
馬晨圍繞“概述”“北京中軸線上的禮樂交融”“‘樂’在大柵欄”三個部分,深入淺出闡述了大柵欄地區是中國唯一的老字號集聚區、大柵欄地區是國粹京劇的發源地、大柵欄地區是中國電影誕生地、大柵欄地區是中國現代出版業的濫觴之地、大柵欄地區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五個方面,詳實生動展現出大柵欄位于南中軸北段,是北京傳統商業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六百多年的歷史積淀充分將“樂”的精神發揮到極致,讓北京中軸線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講座結束后,商學院圍繞講座內容開展了座談交流。財務本科生黨支部黨支書蔡潤勃亦談到:“本次講座讓我深刻感受到中軸線與大柵欄的歷史魅力。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領悟,更是對商業與文化融合的啟示。”他表示,將運用所學知識提升文化素養,積極傳播中華文化,并以商業視角促進其在現代社會的繁榮發展。
工商233張銘洋表示,中軸線不僅僅是一種空間布局,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和民族記憶,是中華民族歷史文脈的直觀展現;而保護好這份寶貴遺產,就是守護住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對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未來,希望有更多機會親身體驗中軸線的魅力,以實踐去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莊嚴與美麗。
注會231劉浩霖表示,通過傳統文化中“禮樂交融”理念在這條城市軸線與整個城市規劃中的精彩呈現,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有機會能親身去體驗這里的文化氛圍,感受那種獨特的歷史韻味和現代活力。
“中軸線文化遺產大講堂進校園”活動切實推動了中軸線文化內涵挖掘、價值闡釋和傳播,讓更多學子更充分地了解中軸線故事、講好中軸線故事,深刻認識北京中軸線文化價值,不斷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堅定文化自信,明確使命擔當,厚植愛國情懷,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為實現民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北工商青年力量。
參加活動的還有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遠芳、徐洪,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悅及黨委宣傳部、商學院的相關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