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由全球商科數字化教育聯盟(北京工商大學)主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協辦的高等商科院校大學數學AI數字教材建設研討會在學校阜成路校區召開。此次研討會匯聚了來自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安徽財經大學 等全國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十余所財經類高等院校的院領導、大學數學課程負責人等教育教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數學與統計學院領導班子及部分教師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他們共同為AI數字教材建設展開深入探討,為推動高等商科院校大學數學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思路與方向。高等教育出版社數字教材出版中心本科教育分社社長時陽、學校副校長劉艷楠出席并致辭,會議由數學與統計學院執行院長曹顯兵主持。
時陽在致辭中指出教育數字化轉型是趨勢,AI發展給教材建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強調此次研討會對于探討大學數學AI數字教材建設意義非凡。
劉艷楠在致辭中介紹了學校數字化轉型,以及數字教材建設等情況,希望此次會議能夠搭建高等商科院校交流合作的平臺,共同推動大學數學教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新理念、新路徑、新方法,并預祝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本次研討會極具創新性與前瞻性。北京郵電大學教育數字化特聘專家徐童做題為《大學AI課程“碼上”建設經驗分享》的精彩報告。主要分享在大模型賦能教學過程的探索與實踐,利用大模型助力AI課程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借助大模型的交互性、智能型,開展多樣化教學,比如采用智能問答系統輔助教學,為學生答疑解惑,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體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在全國各地廣泛組織教育教學系列培訓,傳授“碼上”平臺的數字化教學經驗和方法,使廣大新教師了解并掌握大模型的原理及運用方式,從而更好地融入自身的教學過程。該建設模式在國內外取得了同行的一致認可,為其他高校開展AI課程建設和大模型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借鑒參考,助力全國教育在AI課程教學上不斷發展。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北京工商大學原黨委書記黃先開教授做了題為《AI數字教材智能體建設思考》的專題報告。他深入剖析了AI數字教材智能體建設對于教學環節、學習過程以及課程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意義,倡議成立“商科院校大學數學教師數字教材建設聯盟”,積極打造AI時代高等商科院校大學數學數字教材品牌。
數學與統計學院教師孫瑞勇展示了我校在《線性代數》AI數字教材的建設成果。借助AI平臺,可以實現24小時智能學伴、資源檢索、知識庫、一鍵出題、智能備課等功能,全方位滿足學生及教師個性化的需求,為推動線性代數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高校課程數字化建設提供了參考和借鑒價值。
報告結束后,參會人員圍繞AI數字教材建設標準、呈現形式、技術融合、教學場景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討論。大家分享了各自在相關領域的經驗與困惑,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在關于教學場景的討論中,不少教師提出應根據商科院校的專業特點,定制化設計AI數字教材的應用場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需求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
AI數字教材建設是教育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盡管目前面臨著技術難題、師資水平等諸多挑戰,但未來前景十分廣闊。通過此次研討會,參會專家、學者達成了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共識,將共同努力推動高等商科院校大學數學AI數字教材建設,為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商科人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