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學校將主題教育同畢業生就業工作緊密結合,積極搭建就業平臺、整合就業資源、拓展就業渠道、挖掘就業崗位,多措并舉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提高站位,推動思想認識走心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黨對就業問題的認識,已經實現從就業是民生之本,到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再到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的梯次升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
一直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深入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黨委書記、校長親自部署,召開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就業工作,定期聽取畢業生就業工作匯報,前瞻謀劃就業戰略布局。學校于3月發布《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意見》《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方案》,強化對就業工作的統籌推進和督促落實,壓實壓緊主體責任,扎實推進就業工作落實落細。
協同推進,推動重點工作走穩
校院兩級領導班子帶頭,全員參與“走出去”。自3月以來,學校積極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以“學”為驅動,以“實”為主線 ,以“干”為抓手,緊密結合相關行業,拓展就業渠道,形成工作合力,構建全員為就業助力的格局。先后前往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輕食品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太和康美(北京)中醫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水務局、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通用技術集團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京東物流集團、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馬蜂窩旅游網、中華商標協會、燕郊高新區黨工委基層黨校、用友集團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日報社等用人單位。圍繞企業人才需求、校企協同育人等主題開展調研交流,加強供需雙方對接,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契合度。截止目前,全校已走訪用人單位310家,開拓崗位1125個。
搭建長期穩定合作橋梁,積極主動“請進來”。截至目前,學校春季學期已成功舉辦八場校園雙選會,共邀請525家用人單位到校選聘人才,涉及經濟金融、生物環保、信息通訊、智能制造、新聞傳媒等多個行業,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6105個。畢業生積極與會交流,共有3688人次畢業生參與校園雙選會活動,累計投遞簡歷10000余份,達成初步意向3000余人次。
創新思路,推動綜合改革走深
學校圍繞高質量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完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把拓展崗位資源與推動學科專業建設、優化人才培養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實現產業鏈、教育鏈、就業鏈的有效對接。
在訪企拓崗專項行動過程中,學校深入開展社會需求調查。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深入了解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形勢,共同探討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方向,為學校學科專業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招生計劃安排和就業指導服務提供依據,不斷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探索就業資源共享模式。同時認真聽取畢業生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建議,推動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訪企拓崗是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有力舉措,更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加強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雙向互動、雙向發力,為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打下良好基礎。下一步,學校將繼續把就業工作融入主題教育中,把握新時期校企合作促就業的新形勢,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強化產教融合,持續開展走訪活動,做好供需精準對接,打通畢業生從校園到職場的“最后一公里”,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提供有力保障,用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成果來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