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副校長龔六堂教授在學校禮堂為國際經管學院大一新生帶來了生動的“經濟學原理”第一講。
龔六堂教授以大學與高中教學方式的差異為引,告訴同學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要十分注重參與課堂研討。從“為什么學習經濟學?經濟學是關于什么的?如何學習經濟學?”這三個問題上與同學們展開了探討。
遇見美——走入經濟學之路,感受經濟學魅力
龔六堂教授從學習經濟學原理的必要性和意義上給出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他講到,經濟學原理是所有經濟學、管理學等課程的基礎,每一個學習經濟學知識的人都繞不開經濟學原理這個最基本的基石。同時經濟學原理所向同學們表達的思想可以更好的讓同學們了解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甚至會改變同學們的生活。他倡導大家發現經濟學思維的美,學以致用,將之付諸于實踐。
圍繞經濟學的核心內容,龔教授為同學們講述了如何有效的配置稀缺資源,在此核心內容上,經濟學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大,涉及各種各樣的社會經濟行為和現象。經濟學也逐步與其他學科交叉,形成許多新的研究領域,構建起了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思想史,政治經濟學等學科在內的經濟學基本框架。
領悟美——致敬經濟學大家,構筑經濟學思維
掌握經濟學的邏輯是學好經濟學的前提。研究經濟學問題首先會設定假設,這些假設是進行經濟學因果推斷的重要條件。在這些條件下,各個市場行為主體會依據經濟學基本原則進行活動。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龔六堂教授用一系列生動例子為大家進行講解。
龔六堂教授還帶領大家了解經濟學思想史上的偉人,幫助大家理清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從Adam Smith整理創建經濟學主張市場進行自由交易,到Keynes在經濟蕭條背景下對宏觀經濟學進行補充主張政府對市場運行進行調節。從Ramsey有關公共財政、消費理論、公共金融理論的三篇論文對世界的偉大貢獻到繼Samuelson后宏觀經濟學集大成者Lucas 55歲獲得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的趣事。他聲情并茂的講解方式讓教科書中遙不可及“文本式”存在的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強調,正是這些經濟學巨人每人貢獻的一點思想,一磚一瓦構建出如今的經濟學知識寶庫。并倡議大家多讀一些經濟學思想偉人原著,從中學習和理解經濟學思維。
追求美——立足國家戰略遠景,投身社會經濟發展建設
龔六堂教授建議同學們要時常關注現實經濟,運用所學知識,對現實中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進行解釋分析,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這些現象背后的實質。例如:聯系新冠疫情與2003年非典發問,同是公共衛生事件,兩次事件的爆發對于經濟的影響為什么不同?造成經濟影響不同的原因又有哪些?引導學生思維向上,以經濟學視角關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經濟學原理的運作。他還結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為同學們分析了我國未來的經濟形勢,以及祖國未來需要的建設性人才。他希望同學們要建立現實生活與經濟學理念之間的聯系,不單單將經濟發展政策看作是政府的工作,而是把自身投入到祖國發展建設的人才需求中去。
通過這堂課,同學們對經濟學有了一個初步的較為系統全面的認識,意識到培養經濟學思維,用經濟學邏輯去分析事物的重要性。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經濟學原理的興趣。使同學們更好的了解到經濟學與我們的社會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對于同學們以后的學習生活產生諸多良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