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
根據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京宣發[2012]89號文件要求,現就2012年度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百人工程”培養人選推薦工作通知如下:
一、“百人工程”培養人選的申報條件
1.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職稱,年齡在45歲以下(含45歲),特別是40歲以下的優秀青年學者。
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較高的政治素質。
3.有較強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在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及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領域取得重要學術成果,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4.學風端正,為人正派,有良好的學術操守、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5.具有以下條件的學者優先:(1)學術成果在國家或省部級評獎中獲過二等獎以上(含二等獎)獎勵;(2)本人擔任過國家或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立項的項目主要負責人;(3)承擔北京市級研究課題,研究成果被黨政決策部門采納,發揮了重要參考作用;(4)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及本學科權威刊物發表過3篇以上(含3篇)論文,出版過2部以上(含2部)專著。
上述成果或榮譽均要求附有相關證明材料;如屬合作的,應是第一作者或第一負責人。
二、“百人工程”學者的培養計劃
1.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百人工程”學者承擔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優先對“百人工程”學者進行資助。
2.設立“百人工程”學者專項課題。結合北京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定向委托“百人工程”學者承擔重大科研攻關項目。
3.搭建“百人工程”學術交流平臺。建立“百人工程”學者定期座談、聯誼制度,不定期組織“百人工程”學者座談會、聯誼會,健全社科研究與政府決策需求對接機制。
4.完善學者調查研究制度。組織“百人工程”學者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深入企事業單位、農村社區,開展學術考察和社會調研。
5.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通過市屬新聞媒體和理論刊物,加大對“百人工程”學者及其成果的宣傳力度,為“百人工程”學者成長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百人工程”學者的申報方式
請各單位高度重視“百人工程”學者人選的推薦工作,根據要求積極組織有意申請該項目的相關人員準備材料,嚴格按照推薦條件上報本單位的推薦人選(名額不限),學校根據申報情況統一評審選拔并推薦上報市委宣傳部。
聯系人:秦妍
聯系電話:68984875
黨委宣傳部
科學技術處
2012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