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報道[tech.icxo.com/]: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經過近三年的努力,開發出5類12種新型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形成了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制備技術。日前,該成果通過了長春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驗收。專家組認為,該系列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具有高效、穩定、低毒和肝膽靶向性能特點,顯示出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磁共振成像造影劑自上世紀80年代末問世后,就以其本身不產生信號,但能通過改變體內局部組織中水質子的馳豫速率而提示正常與患病部位成像對比或顯示體內器官的功能狀態和血液流動,有助早期發現病變等特點,迅速在臨床診斷中得到應用。據悉,目前臨床磁共振成像中,超過30%~40%的診斷需要使用造影劑。
長春應化所以開發高效、穩定、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高性能磁共振造影劑為目標,針對我國森林和植物資源豐富的特點,選擇天然多糖和其他天然產物為載體,從改善磁共振成像造影劑馳豫速率、選擇性、安全性的思想出發,設計合成出了以阿拉伯半乳糖為載體、以沙棗膠多糖為載體、以葡聚糖為載體、以甘草酸為載體、以錳雜多配合物為載體的5類12種新型磁共振成像造影劑。經對該系列造影劑進行臨床前的合成工藝、理化性質、劑型選擇、檢驗方法、質量指標、穩定性等研究,以及經磁共振成像實際考察其器官選擇性并進行部分毒理實驗,對其進行綜合評價表明,該系列造影劑馳豫效率、穩定常數、急性毒性等均優于目前臨床磁共振成像使用最廣泛的造影劑——釓噴酸葡胺。其中,以阿拉伯半乳糖為載體和以沙棗膠多糖為載體的造影劑對肝臟有良好的增強效果。
該系列造影劑除可應用于磁共振成像診斷外,還可用于X-射線CT或Υ閃爍成像診斷,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現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項、得到授權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