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時代新人培育、文化強國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首都高校人才培養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雙向互動、相互賦能,4月2日,先進人物面對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講北京工商大學專場報告會在我校舉行。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6位百姓宣講員結合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感人故事,生動展現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在京華大地的實踐偉力。2025年度青馬班暨中級團校“優干工程”培訓班學員、各學院學生代表共計300余人現場聆聽了報告會。
昆韻傳薪綻芳華。北方昆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周好璐作為一名新時代復合型文藝工作者,嘗試將傳統劇目重煥新顏,廣獲好評, 不僅贏得觀眾盛贊,激發了自身文化的自信,也讓更多人愛上昆曲。周好璐一直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道上行穩致遠,“走好路”。
帚影匠心護文脈。北京環衛集團職工張旭作為頤和園的保潔員,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休息時間學習研究頤和園文化,他以流利的講解和對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對頤和園歷史文化宣傳講解信手拈來的“網紅掃地僧”。
光影躍動續非遺。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演員李炟橙講述了自己從學習皮影、制作皮影,到講授皮影課的故事。她在學校里教學生皮影表演、唱腔、雕刻等,還一起創作了英文、法文、俄文等多語種皮影戲,努力讓中國皮影走向世界。她立誓要用皮影戲傳播中國好聲音,講述中國好故事!
號聲激蕩運河魂。作為“通州運河船工號子”的傳承人,趙義強成立了一支33人的三地運河號子表演隊,進行文化和旅游交流巡演。他還被京津冀地區89所院校聘為校外輔導老師,給同學們講述運河兩岸的民風、民俗和民間故事,教唱運河號子,弘揚運河文化,讓團結互動、吃苦耐勞的民族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中軸織夢連古今。張欣雨來自北京市文物局,參與了北京中軸線的申遺保護工作。2024年,歷經700多年的北京中軸線,申遺之路走了整整12年后,終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正陽橋鎮水獸的發現,到萬寧橋的保護與修繕,再到鼓樓景山之間房屋視覺景觀的改造,張欣雨講述她在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中的苦辣酸甜、詩和遠方。
鏡界流轉記京華。賀柏音是百年歷史大北照相館的攝影師。他參與了諸多重大活動拍攝,從黨的百年華誕到黨的二十大拍攝,在師父的勞模奉獻精神感染下,他直面各種挑戰困難,成功完成任務。大北照相館的合影照片訴說著大北人用鏡頭定格時代,描繪祖國的美好未來,也見證著一代代大北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上堅守初心,匠心永駐!
宣講結束后,宣講團為我校師生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對談與互動”體驗活動。張欣雨以《世界文化遺產科普對談》為題進行分享。她播放的中軸線申遺視頻引得師生們連連稱贊。她還向觀眾們普及了世界文化遺產的誕生背景、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有效保護的相關知識。這場視聽交融的講座不僅讓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浸潤心田,更使學子們透過中軸線的營造智慧,觸摸到古都“天地人和”的文化命脈,讓歷史文脈在青年心中生根發芽。
6位宣講員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場文化內涵豐富、故事生動感人的宣講報告。他們以真人真事真情實感,講述了自己在文化領域孜孜以求、守正創新的感人故事,生動詮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在京華大地展現出的勃勃生機,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注入精神力量。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讓我們錨定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紅色革命文化、創新文化實踐,以更加自信昂揚的面貌,匯聚起文化強國建設的強大合力,共承文化薪火,共赴文化盛宴,共啟文脈新章!
宣講會后,同學們分享了心得體會。
語言與傳播學院陳楚妍:這場報告會讓我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傳承的力量,也讓我重新思考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價值。北方昆曲劇院的周好璐老師用優雅的唱腔和細膩的表演,將昆曲的詩情畫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她的分享讓我明白,傳統文化不僅是歷史的瑰寶,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皮影戲演員李炟橙則通過靈動的皮影操作,傳遞出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無論是昆曲的婉轉悠揚,還是皮影的光影傳奇,都讓我震撼于傳統藝術的生命力。張旭用雙手守護城市的整潔,中軸線申遺團隊用智慧與汗水重現歷史風貌。他們的故事讓我明白,平凡的崗位也能書寫不凡的篇章。這場報告會讓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以奮斗為筆、以責任為墨,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光彩,讓奮斗精神在新征程熠熠生輝。
經濟學院張靜瑤:在今天的宣講會中,當運河號子的渾厚吶喊穿透會場,我仿佛看見先輩們在漕運長河中揮動的臂膀,聽見千年文脈在現代節拍中奔涌的回響。當鐘鼓樓的晨鐘暮鼓穿透云霄,我恍然觸摸到古都脊梁上龍鱗般的琉璃瓦,聽見七百年文脈在鋼鐵森林間錯落的回聲。這一個個百姓故事震撼我心,也提醒我們,學好習近平文化思想,守護傳統文化根脈,以文化擔當詮釋青春答卷。
商學院唐翌芯:參加宣講會過程中,一陣陣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涌上心頭,這6位先進人物來自不同崗位,卻都以非凡的精神品質與卓越成就,樹立起了時代的標桿。我領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昆曲的綿延悠長與獨特風韻,感受到了“頤和園守護者”環衛職工的兢兢業業,體會到了中國皮影演員“不靠淚水博同情,只靠汗水贏掌聲”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情,同時也被通州大運河船工號子第四代傳人趙義強先生的滿腔熱血和幾代傳承的文化所震撼,在一條貫穿古今歷史的“線”中,驚嘆于北京中軸線的偉大構造與保護管理,也佩服大北照相館攝影師“用鏡頭記錄時代”的人生態度。他們的事跡讓我認識到,成功沒有捷徑,唯有堅守初心與不懈奮斗才是真理!此次宣講活動,也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將以他們為榜樣,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數字書院王薪雅:聽完“先進人物面對面”百姓宣講后,我深受觸動。榜樣們用質樸的語言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動人心弦。他們中有人每日在頤和園打掃環境,默默奉獻;有人參與中軸線保護與申遺,在平凡崗位上創造非凡;有人面對非遺傳承困境,卻從未退縮,堅持自己。他們的事跡讓我明白,偉大往往藏在點滴的堅持與付出中。宣講員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將自己最真、最善、最質樸的一面呈現給了工作,用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展現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今后,我將以這些先進人物為榜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青春的熾熱回應榜樣的召喚,用行動的溫度續寫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