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1日,由我校承辦的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26屆年會在京舉行。副校長鄭文紅教授出席會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經濟學動態雜志社等國內高校、研究機構和學術期刊社的180余名專家學者以及我校經濟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會議。經濟學院院長徐丹丹主持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鄭文紅副校長致辭,他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介紹了我校發展歷史、辦學定位、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情況,并祝賀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成立近40年來取得的成就。他表示相信本次年會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西方經濟理論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研究以及國際經濟研究等方面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推進我國經濟學領域的學術繁榮。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會長程恩富教授致開幕詞,他感謝學校為本次會議順利承辦付出的努力,并對中美貿易戰和中國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刻分析。他認為,針對特朗普的高稅收貿易政策,我國應加緊與日本、歐盟等的聯盟,扶持弱勢產業,突破芯片一類的核心技術。他談到,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特別是在馬克思誕生200周年之際,我們要延續其思想理論,和我國國情相結合,解決中國經濟問題。
在主題發言階段,泉州師范學院劉義圣教授以“2018年世界馬克思經濟學獎得主思想評析”,《經濟學動態》編輯部副主任李仁貴教授以“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論評析”,武漢大學顏鵬飛教授以“西方范式論、文本學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構筑”,北京大學曹和平教授以“數字時代的中國貢獻及經濟學挑戰”,北京師范大學白暴力教授以“馬克思宏觀供給與均衡模型的系統構建”,四川大學張銜教授以“經濟學說史主題:森島通夫對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解:一個批評性注釋”,云南大學張林教授以“經濟學是自然演進的嗎?”,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江涌教授以“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安全的中流砥柱”,我校經濟學院郭毅教授以“基于組織租金創造的企業社會責任功能解釋”為主題分別做了大會發言。各位專家以深刻的見解、新穎的觀點贏得了與會代表的陣陣掌聲。
在小組討論環節,各位專家分別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西方經濟理論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研究和國際經濟問題研究等四個小組進行了深入交流。經濟學院倪國華教授主持了第一小組的討論,經濟學院孟昌教授、程熙鎔、王金秋和賈君怡分別在四個分組會議中做了發言。
在主題報告階段,中國社科院余斌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賈根良教授、復旦大學孟捷、北京師范大學沈越、首都經貿大學楊春學、武漢大學鄒薇、中南財政政法大學楊虎濤和我校經濟學院周清杰教授分別做了主題報告。主題報告后是小組匯報、優秀論文頒獎與換屆大會。經濟學院倪國華教授代表第一小組在大會匯報,經濟學院郭毅教授的論文《基于組織租金創造的企業社會責任功能解》獲得優秀論文獎,經濟學院徐丹丹教授繼任常務理事、周清杰教授繼任理事,倪國華教授、郭毅教授和余向華副教授增選為理事。
“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是由許滌新教授、陳岱孫教授等我國著名的老一輩經濟學家發起,于1979年9月在北京成立的研究外國經濟學說的全國一級經濟學會。每年的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年會也已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學領域規模最大、學術交流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少數幾個盛會之一,為中國經濟學發展與國際化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