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榮,女,山西長治人,人工智能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主講信號與系統、檢測技術及儀表等課程。長期從事智能控制、光譜快速檢測、仿真建模等相關研究。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橫向課題4項,參與多項橫縱向課題,發表論文60余篇,授權專利4項,出版專著6部。榮獲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北京高校優秀輔導員、北京市高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2次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主講課程“電機與拖動基礎”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北京市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023年被評為北京市教書育人先鋒。
孫曉榮堅守育人初心,牢記育才使命,始終扎根教學一線,潛心教書育人,作為專業課教師連續17年不間斷擔任班主任,用愛點燃學生夢想,用心助力學生成長,堪稱為學、為事、為人楷模,成為學生敬仰的“大先生”。
讓三尺講臺成為出彩舞臺
20年前,孫曉榮走出大學校門,走進北京工商大學,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當初,選擇成為一名教師時,孫曉榮就告訴自己:“每一位教師都是一名舞者,講臺就是他們的舞臺,要用心用力在自己的舞臺上詮釋好每一個‘舞步’。”
20年來,孫曉榮從講師晉升為教授,從年輕教師成長為業務骨干,始終堅守三尺講臺,扎根教學一線,為學生講授“信號與系統”“自動檢測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等課程。
在孫曉榮看來,每一堂課都是新課。她花費大量時間查閱國內外各種資料,觀看教學視頻吸取經驗,精心制作帶有鮮明特色的課件并做到每字每句都諳熟于心。“孫老師講課從不枯燥,語言風趣幽默,很能吸引同學。”“孫老師講課風格活躍,同學們上課積極應答,與老師會形成良好的互動。”在學校的學生評教系統中類似的評價有很多。孫曉榮講授的工科專業課程,內容難度大,專業術語多,課堂教學容易枯燥乏味,但是她大膽創新,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有趣的課堂,除了生動的內容講授,也離不開精心的教學組織。在教學一線摸爬滾打七八年后,孫曉榮發現,“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工科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效果不夠明顯。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孫曉榮在班級內定期開展學術沙龍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每個小組演講過程中,她會進行提問、質詢,要求學生進行答辯,鍛煉大家的語言表達和思辨能力。正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題研究報告的學習中得以形成知識的二次吸收,促進了專業學習,增強了探求信心和勇氣。
三尺講臺系國運,一片丹心育桃李。一路走來,孫曉榮初心不改,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崗位上辛勤耕耘、潛心鉆研,讓三尺講臺成為出彩舞臺,用實際行動書寫教師榮光。孫曉榮所講授的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北京市高校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兩次榮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被評為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北京市高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
用滿腔熱忱鑄就金牌班主任
提起孫曉榮,只要熟悉她的人,都會給她一個美稱——“金牌班主任”。這個美稱,源于她二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源于她矢志當好“四個引路人”的堅定追求。而在學生心目中,金牌班主任還有另一個最受歡迎的稱呼——“孫媽媽”。
孫曉榮連續17年不間斷擔任班主任,曾任電氣工程01級、07級、11級、15級、19級班主任,現任電氣工程236班班主任。她憑借自己多年積累的帶班經驗和對教師職業的滿腔熱忱,帶領學生們塑造優良班風,在學習成績以及各項活動中創造了一個個優異的成績。所帶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111班榮獲“北京市優秀班集體”;151班榮獲北京市“先鋒杯”優秀團支部,同時151班考研深造率高達54%,位居當年全校第一,多名同學被國內外知名大學錄取繼續攻讀研究生或直博;電氣工程191班榮獲校優秀班集體,該班班長顏湘和張小勤以績點4.43和4.41以及多項學科競賽獎,同時榮獲國家獎學金和校長獎學金。
孫曉榮堅持帶班從大一新生入學到大四畢業。她認為,對大學生而言,班主任不僅僅是班級日常管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做好學業和職業規劃,在大學階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多與同學們交流是孫曉榮增強班級凝聚力的秘訣,作為班主任,孫曉榮每學期要開五六次班會。不同階段的班會,她都會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她基本每周都會找學生談話,聊聊上課聽講如何、生活上有沒有什么困難。孫曉榮認為,班主任要做到公平、有原則,但最根本的是要有愛。151班劉法杰同學今年順利以413分的高分考上南開大學研究生。在他心中,沒有“孫媽媽”,就沒有現在的他。有一次,孫曉榮做完實驗發現劉法杰還在教室機房電腦前,她便過去詢問情況。原來,劉法杰家里情況困難,沒有筆記本電腦,他只能利用下課時間用學校的電腦復習上課的內容、做功課。孫曉榮輕聲囑咐他早點回宿舍,但默默地將這件事記在了心上。恰好家里還有一臺筆記本電腦,她找了個機會送給了劉法杰。這臺電腦,劉法杰一直用到大四畢業。畢業典禮當天,劉法杰的媽媽特地從河南來到北京,就是為了向孫曉榮表達一聲感謝。
看到生病的學生沒錢預支醫藥費,她自掏腰包幫助學生。對出京參加學科競賽的學生們,她也經常給學生補貼生活費。像這樣與學生間的暖心事例,在孫曉榮的職業生涯中不勝枚舉。有學生談到孫曉榮時說:“我從未想過大學班主任竟然能對我的人生造成這么深刻的影響。如果說畢業有什么舍不得的事,那就是怕再也遇不到孫媽媽這樣的人了。”
孫曉榮對他們的悉心照顧,讓每位學生感動。他們認為,孫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并不驚天動地,但如同涓涓細流浸潤每個學生的心田。不少學生即使畢業很多年,也時常會與孫曉榮分享近況。遇到困難,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咨詢孫老師的意見。無論多忙,孫曉榮都會細心、耐心地回復每位學生的信息,給他們以指導和寬慰。正因如此,孫曉榮的每位學生都與她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都親切地稱呼她“孫媽媽”。
比起獲得的北京市優秀輔導員、北京工商大學優秀教師、北京工商大學十佳班主任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孫曉榮最珍視的是學生的成長成才。她堅持用愛感染學生,用心感動學生,用潤物細無聲的身體力行闡釋了“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深刻內涵。
用率先垂范推動“三全育人”
在孫曉榮眼里,每名教師都要努力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2012年到2020年,作為人工智能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負責人,孫曉榮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帶領全體專業教師拓展專業發展空間,不斷提升教育教學專業能力,以學校提出的“369”目標為抓手,大力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十年,該專業在學校每年的就業質量報告中,“簽約+升學+出國率”6次在全校專業排名第一。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多年的班主任經歷中,孫曉榮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工作方法,注重循序漸進、因人施策,針對不同學生、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要求。無論是在新任班主任講座中,還是有年輕班主任向她請教,孫曉榮都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孫曉榮連續3年為全校新生班主任作經驗介紹,將教書育人、關心關愛學生成長成才的做法傳遞給全校教師;連續6年為全校大一新生上“致知學堂”,結合自己多年所帶班級學生的實例和歷年考研及就業數據,對大一新生進行思想引領,講授“如何高效度過大學四年”,鼓勵大一新生堅定理想信念,找準人生方向,努力提高學業水平,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升綜合能力,實現有價值的人生。
三尺講臺二十載,孫曉榮堅守教育初心,牢記教師使命,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扛在肩上、踐在實處。二十載匠心育人,篤行不怠,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培育桃李滿園!